计算机组成原理(6)

控制器原理与CPU组织
  组合逻辑控制器原理
    微命令发生器
      功能:产生全机所需要的各种微命令(控制最基本的操作的命令)

    指令计数器PC
      功能:指示指令在程序中的位置
      顺序执行:PC + 1
      转移执行:PC先+1,再用转移指令修改PC

    指令寄存器IR
      功能:存放现行指令
      操作码字段->译码器->微命令发生器(决定操作性质)
      地址码字段->译码器->微命令发生器
           ->地址形成部件->操作数地址或转移地址

    状态寄存器PSW
      功能:指示程序运行方式,反映程序运行结果
        条件码(反映程序运行结果
        跟踪标志(为程序差错设置的断点标志
        优先级(为现行程序赋予优先级别,以决定是否相应外部中断请求
          程序优先级高于外部优先级,不响应
          程序优先级低于外部优先级,可相应
        工作方式(规定程序的特权级
          用户方式:禁止程序执行某些指令
          核心方式:允许程序指令多有指令
      PSW在CPU中,反应程序运行状态,控制/状态字在接口中,反应CPU命令,设备状态

    时序线路
      功能:控制操作时间和操作时刻

    控制器工作过程
      取指令
        PC->内存->指令寄存器,译码
        PC+1->PC
      取数
        按寻址方式,或从寄存器取数,或从寄存器取数
      执行
        按操作码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时序控制方式
      既时序信号与操作的关系
        1.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时序划分
          采用三级时序系统: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
        2.时序控制方式及其变化
          同步控制:各项操作受统一时序控制
            特点:有明显时序时间划分,时钟周期时间固定各步操作的衔接,各部件之间的数据
              传送受严格同步定时控制
            优缺点:时序关系简单,时序划分规整,控制不复杂
            控制逻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时间安排不合理
            应用场合:用于CPU内部,设备内部,系统总线操作
          异步控制(各项操作按不同需要安排时间,不受同一时序控制
            特点:无统一时钟周期划分,各操作间的衔接和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采用异步
                应答方式
            优缺点:时间安排紧凑,合理,控制复杂
            应用场合:用于异步总线操作(各挂接部件速度差异大,传送时间不确定,传送距离较远)
          同步方式的变化
            不同指令安排不同时钟周期数
              指令周期长度可变,时钟周期长度不变
            总线周期中插入延长周期
              经总线传送一次数据所用的时间(送地址,读/写)
            同步方式引入异步应答
              以固定时钟周期作为时序基础,引入应答思想

  组合逻辑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及应用
    1.组合逻辑控制方式
      综合简化产生微命令的条件,形成逻辑式,用组合逻辑电路实现
      执行命令时,由组合逻辑电路(微命令发生器)在相应时间发出所需要微命令,控制相关操作
    2.优缺点
      产生微命令的速度较快
      设计不规整,设计效率较低
      不易修改,扩展指令系统功能
    3.应用场合
      用于高速计算机,或小规模计算机

posted @ 2013-03-16 22:02  chapterlin  阅读(21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