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jidan

导航

页面编辑器的产品定义

依赖的东西:

  • 对象建模
  • 逻辑编辑器
  • 数据源
  • 变量体系
  • 事件交互体系
  • 组件定义
  • 属性分类
  • 二开

界面:

 在物料区有三个点需要重点关注:

1.变量需要单独进行管理

2.动作需要单独进行管理

3.二开组件的定义,个人推荐先实现两种:一种是同类型的组件进行灵活重组,属性区只需要做一点点的改变;一种是不同类型的组件进行灵活重组时,把公共的属性抽象出来,开放给用户去设置;

在工具栏需要重点关注:

1.上一步和下一步的技术方案和产品定义,这个涉及到性能问题

2.保存时的增量更新的方案设计

3.自动保存的功能设计

在属性区需要重点关注:

1.其他属性的分类,因为属性暴露的太多就意味着编辑器的难用,暴露的少,有些功能做不到;同时,对属性的设置,尽量让用户去选择,而不是输入,因为傻瓜式的设置才能让低代码平台有意义

2.数据源的绑定,如果按照传统的绑API的方式,后续的维护成本巨大,应该跟对象建模关联起来

3.事件的回调应该单独独立出来,我们称为action模块,这个action模块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修改变量,触发其他组件的方法,调用逻辑流,调用API等

后续的创新:

1.根据数据直接渲染出对应的组件,快速构建页面

2.跟AI打通,让AI帮助生成编辑器构建的json

3.开发一个ETL工具,把任何数据通过ETL工具变成我们模型里面的数据,编辑器可以只对模型进行绑定,达到所有数据都能绑到我们的编辑器里面来

4.对象模型除了有属性,事件,方法外,还自带模板页面,用户实例化时,实例对象共用这个模板页面,数据绑定和属性设置只需要设置一次,就可以让模型实例化的实例对象内置了系统页面

右键或者说快捷键:

1.复制粘贴时,要带上设置好的属性

2.框选或者多选的细粒度要精确

3.锁定状态要有图标区分

编辑时和运行时:

1.在编辑时进行数据绑定时,需要请求真实的数据回来

2.在运行时进行接口调用时,我们要进行接口合并,因为一个页面有可能会同时请求几十次数据

数据源:

1.数据源主要是绑定模型实例化的对象,所以在建模时,模型的定义非常关键,模型我们认为它有属性,事件,方法,模板,同时属性可以分物联属性和对象属性

2.如果公司业务需要绑定具有层级关系的对象数据,比如:ISA95标准下的分层,那可以通过给实例对象进行关联的方式,把他们组成树状的层级结构,方便数据源绑定时,能够快速的定位到对应的属性

3.内部的接口可以通过定义的方式在绑定数据源时,把请求参数渲染出来,让用户去设置请求参数

4.外部的接口可以通过action的方式把他们管理起来,方便后续维护

总结:

编辑器的产品定义非常重要,不要想着一个编辑器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了,同时,在性能这一块,在产品设计阶段和技术方案确定阶段都要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评审,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把控,不然后续只能重构。

posted on 2025-05-09 09:57  chaojidan  阅读(2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