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 A类B类C类D类 地址

TCP(传输控制协议):负责和远程主机连接  Ip(网际协议):负责寻址,使报文发送到其该在的地方

Ip地址:是TCP/IP的网络层用以标识网络中主机的逻辑地址,可以唯一标识Interent中的一台主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地址,每个ip地址分为4段(每段8位2进制数)一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网络中的主机地址组成

(1)A类地址使用第一个8位标识网络地址,盛夏的3个8位标识主机地址(范围:1.0.0.0~126.0.0.0)

(2)B类地址使用两个8位表示网络地址,另外两个组成主机号(范围:128.1.0.0~191.254.0.0)

(3)c类地址使用3个8位表示网络地址,使用1个8位表示主机号(范围:192.0.1.0~223.255.254.0)

(4)D类地址用于在ip网络中的组播(范围:224.0.0.0~239.255.255.254)

(5)E类地址:保留(范围:240.0.0.0~255.255.255.255)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两部分。

例如:

定义子网掩码的步骤为:
A、确定哪些组地址归我们使用。比如我们申请到的网络号为 “210.73.a.b”,该网络地址为c类IP地址,网络标识为“210.73.a”,主机标识为“b”。
B、根据我们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宿主机的一些位来定义子网掩码。比如我们需要1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用第四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掩码。前四位都置为“1”,即第四个字节为“11110000”,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作新的二进制子网掩码。
C、把对应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1”,即前三个字节都置为“1”,则子网掩码的间断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
D、把这个数转化为间断十进制形式为:“255.255.255.240” 。

注意:由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现实意义: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产生,有的网络多则几百台,有的只有区区几台,这样就浪费了很多IP地址,所以要划分子网。使用子网可以提高网络应用的效率。

 

 

posted @ 2018-10-31 18:35  spiderMan1-1  阅读(31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