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IL代码-CLR平台上的字节码【什么是字节码?它与虚拟机的关系?】

字节码(英语:Bytecode)将虚拟机可以读懂的代码称之为字节码。将源码编译成虚拟机读的懂的代码,需要虚拟机转译后才能成为机器代码的中间代码 叫做字节码。

字节码主要为了实现特定软件运行和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无关。字节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编译器虚拟机。编译器将源码编译成字节码,特定平台上的虚拟机将字节码转译为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字节码的典型应用为在.net中也叫做IL中间语言。

作用:解决穿透解释性语言的低效问题。

编程语言与字节码

编译型语言

需要通过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机器码之后才能执行的语言。一般是通过编译和链接两个步骤,编译是将我们的程序编译成机器码,链接是程序和依赖库等串联起来。

优点:编译器一般会有预编译的过程对代码进行了优化,因为编译只做了一次,运行时不会在编译,所以编译型语言效率高。

缺点:编译之后如果想要修改某一个功能,就需要整个模块重新编译。编译的时候根据对应的运行环境生成不同的机器码。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可能会有问题。需要根据环境的不同,生成不同的可执行文件。

代表语言:C、C++、Pascal、Object-C以及最近很火的苹果新语言swift,GO

解释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不需要编译,相比编译型语言省了道工序,解释型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逐行进行翻译。字节码也是解释型的一部分。

优点: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只要安装了虚拟机,就可以。容易维护,方便快速部署,不用停机维护。

 

IL中间代码--CLR平台上的字节码

C# 源代码到机器码过程:

1、源代码——2、编译器(vs自带的csc.exe,还有mono的mcs.exe,【java编译器javac.exe】)——3、IL中间语言字节码——4、CLR启动JIT即时编译——5、将IL编译为可以真正在CPU上运行的机器码。

编译时【工具:编译器】:步骤1 到 步骤3,编译源代码

运行时【工具:CLR】:步骤3到步骤5。编译IL

运行时就是代码跑起来了.被装载到内存中去了.(你的代码保存在磁盘上没装入内存之前是个死家伙.只有跑到内存中才变成活的).

中间语言IL

中间语言【IL】有时也称为公共中间语言(CIL:Common Intermediate Language) 或 Microsoft中间语言(MSIL),也可叫做字节码。

之所以叫公共的,可以理解为 就是可以被不同平台【操作系统】上识别,所以才可移植。

IL我们是看不懂的,因为他是二进制的,

我们说的学习并分析IL并不是IL,而是由IL这种汇编语言【相当于.Net平台的汇编语言,类似于Windows平台的汇编语言】编写的代码,我们可以看懂,JIT不能直接运行我们使用IL汇编语言写的代码,JIT运行的是IL汇编语言编译成的IL代码【二进制字节码】,编译器不是编译源码的csc.exe,也不是编译IL为机器码的JIT即时编译器而是,ilasm.exe即IL汇编程序,对应的还有ildasm.exe IL反汇编程序

posted @ 2022-01-28 23:48  小林野夫  阅读(708)  评论(0)    收藏  举报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d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