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七层网络模型一共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我们重点关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在数据链路层寻址靠MAC地址,网络层寻址靠IP地址,传输层则看端口。因为向下封包和向上解包的过程,所以越是底层寻址越快。
----------------------------------------------------------------------------------------------------------------------
- 在DNS服务器上做,添加几个IP做轮询就可以了
- 服务器抗不住,衍生出了基于F5/LVS实现的四层负载均衡
- 基于成本性能等诸多方面的权衡,衍生除了Nginx/Apache这样的负载均衡软件
- 当SOA/微服务大行其道时,网关服务也随着而来
----------------------------------------------------------------------------------------------------------------------
对于后端开发,DNS不太需要关心,LVS还是可以了解一下。当并发超过了Nginx上限,就可以使用LVS了。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写,意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可以在UNIX/LINUX平台下实现负载均衡集群功能。
部署LVS的方法:
步骤1:在eth0网卡绑定VIP地址(ip)
步骤2:清除当前所有LVS规则(-C)
步骤3:设置tcp、tcpfin、udp链接超时时间(--set)
步骤4:添加虚拟服务(-A),-t指定虚拟服务的IP端口,-s 指定调度算法, rr wrr 权重轮询 -p 指定超时时间
步骤5:将虚拟服务关联到真实服务上(-a) -r指定真实服务的IP端口 -g LVS的模式 DR模式 -w 指定权重
步骤6:查看配置结果(-ln)
LVS有多个模式
DR模式
DR模式是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目标MAC地址,将请求发给真实服务器的,而真实服务器将响应后的处理结果直接返回给客户端用户。DR技术可极大地提高集群系统的伸缩性。但要求调度器LB与真实服务器RS都有一块物理网卡连在同一物理网段上,即必须在同一局域网环境。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目标地址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客户端请求报文的源MAC地址改为自己DIP的MAC地址,目标MAC改为了RIP的MAC地址,并将此包发送给RS。
③.RS发现请求报文中的目的MAC是自己,就会将次报文接收下来,处理完请求报文后,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送给eth0网卡直接发送给客户端。
TUN模式
TUN在首部再封装一层IP报文,不管是内网和外网都能通信,但是维护较难。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目标地址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在客户端请求报文的首部再封装一层IP报文,将源地址改为DIP,目标地址改为RIP,并将此包发送给RS。
③.RS收到请求报文后,会首先拆开第一层封装,然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层IP首部的目标地址是自己lo接口上的VIP,所以会处理次请求报文,并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送给eth0网卡直接发送给客户端。
NAT模式
NAT模式中所有的请求包和应答包的流向都经过负载均衡器影响性能。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客户端IP),后面统称为CIP),目标地址为VIP(负载均衡器前端地址,后面统称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客户端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改为了后端服务器的RIP地址并将报文根据算法发送出去。
③.报文送到Real Server后,由于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自己,所以会响应该请求,并将响应报文返还给LVS。
④.然后lvs将此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本机并发送给客户端。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gaoxu387/p/7941381.html(LVS部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37861/article/details/81180867(LVS部分)
https://www.jianshu.com/p/f9b156fe3091(负载均衡方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