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初级
7.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
三个核心文件
-
/etc/passwd:
用户名:密码(x):UID:GID:用户信息说明栏:用户目录:Shell
UID:
- 管理员(root):具有系统所有权限(0)
- 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运行服务(1~999)
- 普通用户:具有系统一部分权限(1000以上)
-
/etc/shadow:
用户名:加密密码: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修改时间间隔:密码有效期:密码需要变更前的警告天数:密码过期后的宽限时间:账号失效时间:保留字段
-
/etc/group:
组名:群组密码:GID(x):此群组支持的账号名称

ccxwyyjy:普通用户

使用Linux命令行
常用命令归纳
查询命令:
man
目录操作类
cd:
pwd:
mkdir:
rmdir:
mv:
文本操作类
touch: 创建一个文件 touch 123.txt
cat:展示文件内容
![]()
echo:往控制台终端输出字符串,或者对字符串进行重定位

wc:打印字符数,行数啥的
rm:
ln:
cp:
tar: 解压
把压缩包解压到当前的目录 tar zxvf all.tar.gz -C aa
tar zxvf all.tar.gz -C /opt(绝对路径)

zip 解压到当前目录 unzip all.zip(文件名)
unzip all.zip -d aa(相对路径/绝对路径)
find: find ./ -name
./ 当前目录 -name基于名字搜索


在家目录搜索三层文件(后缀.c)

find 同时执行多个操作 在当前目录搜索.txt文件同时删除文件

在使用 find 的 -exec 参数的时候,需要在指定的子命令尾部添加几个特殊字符 {} \; ,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错,有一种看起来更加直观、书写更加简便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用 xargs 替换掉 -exec 参数,而且在处理数据的时候 xargs更高效。有了 xargs 的加持我们就可以在 find 命令中直接使用管道完成前后命令的数据传递,使用方法如下:

# xargs的效率比使用 -exec 效率高
-exec: 将find查询的结果逐条传递给后边的 shell 命令
-xargs: 将find查询的结果一次性传递给后边的 shell 命令
grep:
-r: 如果需要搜索目录中的文件内容,需要进行递归操作,必须指定该参数
-i: 对应要搜索的关键字,忽略字符大小写的差别
-n: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标示出该行的列数编号
grep "include" main.cpp -ni
grep "include" main.cpp ./ -nir
用户管理类
useradd/adduser:
usermod:
userdel/deluser:
passwd:
groupadd/addgroup:
groupdel/delgroup:
su:
操作权限类
sudo sudo root 进入root
chmod
chown
chgrp
网络操作类
ifconfig
ping
vim介绍
在 vim 中一共有三种模式,分别是 命令模式 , 末行模式 , 编辑模式,当我们打开 vim 之后默认进入的是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进行查看文件内容 , 修改文件 , 关键的搜索等操作。
编辑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和内容添加。
末行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进行 执行Linux命令 , 保存文件 , 进行行的跳转 , 窗口分屏等操作。
介绍的以上三种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切换的:
命令模式 -> 编辑模式 ->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 -> 末行模式 -> 命令模式
编辑模式和末行模式之间是不能相互直接切换的
gcc的工作流程

静态库的使用

模式匹配
MAKEFILE
# 模式匹配 -> 通过一个公式, 代表若干个满足条件的规则
# 依赖有一个, 后缀为.c, 生成的目标是一个 .o 的文件, % 是一个通配符, 匹配的是文件名
%.o:%.c
gcc $< -c

makefile文件的编写-添加了函数

*是系统通配符,%是makefile的通配符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