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1 01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和班级

数理综合班

成绩

 

姓名

学号

04231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

网络基本认知(1)--网络基础知识

  1. 理解和掌握有关网络的概念、分类、组成等基本知识。
  2. 通过使用网络,了解a网络的基本功能。
  3. 网络性能对网络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理解影响网络的使用有关因素。
  4. 通过对互联网的认知,从某一方面探讨对《互联网+》中的“+”理解,并谈一谈您的想法。

(宋体小四或五号,间距1倍或1.5倍,字数不少于壹千字)

  1. 简述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组成等概念。

答;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连起来的能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功能: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才能构成网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分类:1.按网络的地理位置分类
计算机网络按其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分类可以分成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三类。

                 2.按传输介质分类
计算机网络按其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成有线网和无线网两大类。

                3.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计算机网络按其拓扑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星型网、环形网和总线型网三类。

  1. 简述网络性能的衡量指标。

答:1、速率,指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者比特率;

2、带宽,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3、吞吐量,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吞吐量进场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5、时延带宽积,把以上两个网络性能的两个度量,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就等到另外一个度量传播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7、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多少的时间是被利用的,网络利用率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1. 列举您感兴趣的有关课程的话题。

答:服务器搭建。

 

 

 

 

 

  1. 列举教室环境中所用到的网络硬件,陈述其作用。

--有关网络硬件:设备、接口、介质

路由器: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来。

网卡:接收网络信号
网线:传输网络信号
交换机:用于多台计算机联网,分信号的。
调制解调器:将电话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

 

  1. 通过网络,学习双绞线的制作过程,特别指出关键步骤。

--准备: 双绞线、压线钳、线缆测试仪。

--过程:第一步 :剥层将一段双绞线放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外皮除去外皮除去2 -3厘米。

              第二步 :理线

              每对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解开后则根据需要接线的规则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将8根线缆平坦整齐滴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

              第三步 :剪头

              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保留的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10mm左右,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1cm),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第四步 :插线

             水晶头正面朝上。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缓缓地用力把8条线缆同时沿RJ-45 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 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从水晶头的顶部检查,看看是否每一组线缆都紧紧地顶在水晶头的末端。

            第五步 压线

            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用力握紧线钳,听到轻微的“ 啪” 一声即可。

--测试:用专用的网络测试仪测试一下所制作的网线是否通畅。

 

  1. 通过对互联网的认知,从某一方面探讨对《互联网+》中的“+”理解,并谈一谈您的想法。

我想谈一谈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因为我觉得这是互联网+的加号之所以能发挥作用的核心精神,是互联网+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

因特网诞生于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实验,但如今,它早已超越了军事范畴。网络传播知识十分便利,及时且便宜。在即时通讯 ,信息存储,信息交换,分布处理,等各种功能与思想得以实现的大环境下,网络,就如同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汇集,知识交换,知识产生的主体。

    何以至此?开源精神十分重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互联网繁荣前,开源式的,不求付费的知识,服务,这是无法想象的。事实证明,将工程师的开源文化扩展到主流文化 ,完全可行。Github可谓铁证。我甚至十分乐观,自信地认为,它代表了未来全人类工作的新方式。 程序员和网络工程师们正在创造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对几乎任何项目,事务的改进建议,提出自己的点子。这种看起来非理性的,似乎纯利他的行为,将主导着开源世界。一切感觉是如此不合理。但是,正因为信息,知识的特质:信息的物物交换,和粮食,肉类等远古人掌握的用来交换的物品本质上是不同的,信息的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低度耦合的,以至于交换实质上只是一个单向获取的过程,从哪里获取,我们不关心,什么时候获取,将取决于获取者本人。价值更加主观化,我们认为某信息,知识是宝贝,其它人可能认为它是垃圾或者起码意义不大。知识与信息这种东西,往往是无法建立普适的交换价值的。信息的交换本身并不存在于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不要求交换双方同时在场,还有信息的几乎无成本的可复制性,很多适用于物物交换的规则,以及在此之上建立的一系列原则,理论,都将变得奇怪,僵硬,并不适用。在信息产业中,因为生产方式从物质变为信息,从有形到无形。 复制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可以无限地供应生产材料,并且生产结果完全是自由,少有约束的。 共享者随心所欲,信息与知识却不会消失。 这种生产结果不仅是对生产者的无限制供应和分发,而且还是对未参与劳动的其他成员的无限免费供应。开源生产的生产资料是宝贵而十分廉价的公共资产,与稀缺且有限的私人资产恰恰相反。 随着“信息”变得越来越多,生产资料丰富,公共资产的边界也在变化。更改不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可能是自下而上的,或者说,自由发生在任何一个层次。 如果自己的作品是开源的,那么它将成为一项公共资产。 由于它是免费和开放的,因此更多的人将能够根据他人的内容来重新创建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生产再创造。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开源项目和贡献者仍然没有任何直接收入,但,信息社会意味着我们有报酬,有贡献学习。 我们的一生都是利用信息来产生信息的过程,学习,交流是最好的贡献方法。 我们正在通过这种开源来低成本地学习,合作,创造价值。这是无比激动人心的。

  正因为以上所述,互联网+才以迅猛势头,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深度融合,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必然包括精神的革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阅读了不少相关采访,评论,了解了很多视角,观点,收益颇丰。

posted @ 2022-06-15 22:13  CCWWLL  阅读(24)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