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第一章 感
老师要我们读《大道至简-编程精益》,未读之前,以为这是一本讲技术的书籍,那种讲如何去编写代码的书籍,第一步如何如何,接下来如何如何,但看了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写如何编写代码,而是讲编程的思想。
看望第一章——编程的精益,本章共分为五小节。
第一小节——编程的精益,引入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讲述程序的开发过程:原始需求的产生 - > 沟通的基本方式 - > 项目的目标 - > 技术方案。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又引出了循环结构。在这节的最后,写出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还有任何的工程都可以用简单的程序写出来,这便是编程精益。
第二节——会不会写程序的问题。一开始就摆出一个作者经常被人询问的问题“(我)能不能学会编写程序”,本节中通过简单的起床刷牙的问题就明显指出:除了先天智障和后天懒惰者,都可以学习编程。看完这节我就对我的编程之路充满了希望,改掉惰性,一切都是可以的。
第三节——程序 = 算法 + 结构。本节主要讲述编程的第一的要务:先把事情分析清楚,事件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搞清楚,然后再去代码实现。不能一开始就 写代码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而要搞清楚事件,就必须需要一定的知识,而此时书中提到了《数据结构》,碰巧的是我们正在学这本书(看来要下功夫了),本节中还说:在所有的算法描述中,有且只有三种执行逻辑:顺序、分支和循环。简单若顺序表,复杂如树、图,他们的算法都是用上面这三种执行逻辑来描述的。
第四节——语言。本节讲述了编程语言没有会不会的问题,只有喜不喜欢的区别,任何语言都可以在两周掌握并开始熟练编程。通过本节,我知道了语言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必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说哪门语言好,哪门语言不好。因为他们是可悲的,其实语言都是一样的,只是有的语言适合数值处理,有的适合图形处理,有的适合网页罢了。
第五节——在没有工程的时代。讲述了没有工程的时代,靠程序编写出现了算法大师、游戏大师、语言大师……唯独没有工程大师,好蛮荒,好远古
看完第一章,初步了解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一开始就写代码,而要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想出方法,写出算法,然后才能开始编写代码,这样才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