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涯

记得高中时才拥有了自己的一台私人电脑,当时家里还没有稳定的上网环境,为了上网,每周除了上课外周末必定有1次前往网吧的机会,利用U盘来回传输自己需要下载的资料。当时我只是沉溺与虚拟世界的快乐,探索者网络带给自己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就像编程一样,你越往深处挖掘,真正的去接触它,感受它,收获到将是无尽的快乐。

来到大学,我终于拥有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可以自由安排的空余时间,不用考虑太多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我一开始并不清楚编程为何物,直到开始接触第一门专业课C程序设计,通过编写几行代码并在黑底白字的DOS窗口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一下子发呆了,原来编程可以命令计算机为自己做事。编程的乐趣从此开始,每次上课前必提前看下书,然后将书上的例子先尝试一下。甚至疯狂到老师每次布置的思考题总想着自己能够最先做出来,然后看下老师给的实现过程,从中学习别人的编程思维。大一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天真无邪,让我收获到的就是对某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你会废寝忘食地去了解它、学习它。

伴随着C语言学习,紧接着就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还有数据结构等等这些课程。可对数学不是很有天赋的我,每次面对着数学课本就发呆,我到底该不该花时间去研究那些所谓的定理证明类的习题,而且每次上课听不到10分钟就感觉精神疲惫。那时候急着到处问老师或者师兄师姐有关数学与计算机间的关系,学习计算机是不是需要有浓厚的数学基础才能学好它,结果每次得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答案,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我深深地体会到兴趣对一个人学习某件东西是有多么的重要,直到现在师弟师妹在重复问我当年我遇到的问题时,我如是回答。

C++的学习,基本上都是C的过程,老师的上课方式让我感觉十分懊恼。重要的东西不讲,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封装、继承、多态、虚函数,全部说的都是皮毛上的东西,没有深入讲解内部的基本原理,根本学习不到自己要的东西。比较叛逆的我,走上了买书自学的过程,毫不犹豫地抛掉学校发的教材,自己跑去买了一本VC++经典教程,足足一千多页的大块头。

C语言和数据结构真觉得是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再加的话那就是数据库这门课程,它是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基础。可惜在数据结构上没有太多的时间,书上给你一些算法和习题没有完全弄懂,这是当时留下一个比较大的遗憾。之所以淡化了专业课的学习,是因为自己面对着未来学习路线没有清醒的认识。看着别人做出来一个漂亮的网站,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的不足,面对着那么多的技术,该学那一门比较好呢?那个时候一直徘徊在技术的大门前,直到大二上学期进入学校的一个创新实验室,看见一伙师兄整天忙着做项目搞测试,终于有了一种归属感,这里才是真正学得到技术的地方。第一次团队合作开发项目,真正体会到编程应用到实际的真理。出现Bug,通宵达旦的调试、测试,在实验室的学习使得自己的技术上升到另一台阶。我开始体会到以前一位师兄说过的话:做项目是使自己技术突飞猛进的方法。

这个时候自己渐渐领悟学习的套路,从网上疯狂的买书自习,学习从专业上学不到的东西,努力拓展自己的技术面。读书学习,也成了自己业余时间唯一的爱好。同时,也逐渐喜欢从网上找些别人开源的项目,从别人的带回中寻找新的编程思想。这里借用别人说过的一句话:“要走的路还很长,借用一句话“比你牛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稍不留神就会被人超过,不敢有所懈怠。”让我们为自己的明天奋斗吧。

posted @ 2013-06-29 14:39  竹墨轩  阅读(3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