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HTTP状态码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用以表示web服务器超文本传输协议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响应分为五类:信息(100–199),成功(200–299),重定向(300–399),客户端错误(400–499)和服务器错误 (500–599):

常见的状态码

  • 200 OK: 请求成功。

  • 400 Bad Request:客户端请求语法错误,服务器无法理解。
    1、语义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除非进行修改,否则客户端不应该重复提交这个请求。
    2、请求入参校验异常可以用此异常码。例如springboot统一异常处理,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BindException、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 401 Unauthorized: 未授权。
    客户端试图对一个受保护的资源进行操作,却又没有提供正确的认证证书。客户端提供了错误的证书,或者根本没有提供证书。这里的证书(credential)可以是一个用户名/密码,也可以市一个API key,或者一个认证令牌token。
    如下场景,使用该错误码:
    1、服务端要求传递token信息,而实际发送请求时没有传递。
    2、发送请求时有传递token到达服务器端,但由于时间比较久,这个token在服务器中已经过期了(服务器存储token有效期时间为2个小时)。

  • 403 Forbidden: 服务器理解请求客户端的请求,但是拒绝执行此请求。
    如果在请求中提供了认证证书,但是服务器认为这不足以有权限访问。同时客户端不应使用相同的证书,不断发起请求。可以尝试采用其他的新证书或者不同的证书,但也有可能与证书无关,而被拒绝。
    详细参考该篇文章:https://www.cnblogs.com/jsjs666/p/9934154.html

  • 404 Not Found: 服务器无法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找到资源(网页)。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内部错误。

全文参考文档: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html/rfc7231#section-6.5.1

posted @ 2022-03-20 23:38  cavan丶keke  阅读(2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