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基础

原子结构和电荷 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原子 原子模型= 质子(+) 电子(-) 中子(中性)组成 原子核=质子+中子 原子核在原子中英,直径很小。原子的直径则很大 原子的质子和电子数量一般是一致的,所以物质会呈现电中性

电荷:电荷是构成物体所带的正电或者负电 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电子单位:库伦

电场:带点体周围有一种特殊形式物质,是电荷之前相互作用的媒介。 电子和质子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才可以移动。电场具有力的特性和能量的特性。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 F=(KQ1Q2)/(R*R) k代表静电力常量 Q1和Q2代表两个电荷所带的电量 R代表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电场强度E:E=F/Q f代表库存定理F Q代表带电量 电场强度和距离R 电量Q有关系 电场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一条线 相互之间不会重叠 可以无限延申

匀强电场:两个平行板之间的正负电场

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收到里的作用,可以移动。顺着电场方向 电势降低,无穷远处电势为0

电压:也叫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的高度差。电压是一个相对高度。

电压的形成:电源把所有的正负电荷分布到两个板子上。两个板子(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势差。

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流实际是电场作用下,电子脱离原子移动到别的原子的现象。单位时间 在单位面上通过的电子数量 就是电流

直流电:电压电流始终恒定,恒定电流。一般由电池产生。

交流电:电压电流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一般由发电机产生。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电源将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并且向电路提供电能的装备。在非静电力的作用下,正负电荷会移动到两端。

电池: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电磁发电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硅光:光能转换为电能 温差发电:热能转换为电能

电压源的串并联

串联:同向加 反向加
并联:电压最好相同才可以并联(一般我们不考虑电源的并联 意义不大)

电流源

串联:意义不大 一般不考虑
并联:

原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设备。化学能(氧化还原反应)转换为电能。两种不同的金属放在电解液中。

一次性电池(不可充电,也叫做干电池):碳性干电池 碱性干电池
可充电电池:锂电池、铅酸电池、镍锰电池(已淘汰)、镍氢电池、钠电池、锂聚合物电池

元器件串联、并联

短路(电源短路、元器件短路) 断路(开路)

支路、回路、网孔

支路:一个或者若干个元器件串连起来的电路结构
节点:多个分叉支路的汇合点
回路:电路中的闭合圆圈圈都可以指的是回路,一般指的是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的回路
网孔:特殊回路,中间不包含支路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电压定律

功率的吸收和释放

欧姆定律 (U=IR 电压=电流电阻)

焦耳定律(Q=IIRT 发热量=电流电流电阻时间) 电流流过元器件所释放的热量

电阻的电功率:电阻是阻碍电流的一个元器件。(发热量Q=P*T )

image

电阻在电路中的一般作用:1、限流电阻 2、分压电阻 3、检流电阻 4上拉电阻/下拉电阻

电容工作原理 通交隔直 通高频阻低频

电容在电路中作用:储能 滤波 旁路 耦合 震荡

电感 通低频 阻高频

PN节的微观工作原理 PN节的伏安特性曲线

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场效应管:电压控制电流 MOS管

可控硅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楞次定律

开关电源电流 AC-DC开关电源工作过程:

面包板

万用表 示波器 逻辑分析仪(高频测试)(芯片电路等) 电络铁(焊接工具)

posted @ 2024-03-13 23:04  caoruipeng  阅读(16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