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分析报告
事后诸葛亮分析
一、设想与目标
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 To‑Do List 系统要帮用户统一管理日常任务、自动分类、以及多端同步后准时提醒,从而解决传统手动记事中“漏记”“错分类”“跨设备数据不同步”“忘记到期”四大痛点。项目上线前,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明确了普通上班族、学生和重度多端用户三类典型用户及其场景:
- 普通上班族:在 Web 端快速创建/编辑工作任务,并偶尔用桌面客户端查看。
- 学生/自学者:依赖自动分类“学习”标签,并通过邮件/SMS 提前收到复习提醒。
- 重度多端用户:在桌面端、Web 端实时切换,希望操作秒级同步。
二、目标达成情况
-
功能覆盖
- 已完成:任务增删改查、自动分类、邮件/SMS 提醒、WebSocket+持久化同步。
- 延后或未完成:国际短信渠道、细粒度分类引擎扩展、暗黑模式 UI 修复、Redis TTL 可配置。
-
时间进度
- 按原计划在 Alpha 时间节点完成了核心功能(P1/P2 优先级);部分延后项已在 Beta 阶段排入下次里程碑。
-
用户量与反馈
- 小范围内测中 ~30 人(接近预期的 10–50 人);邮件推送成功率 ≥ 95%,同步延迟平均 < 2 s。
- 核心用户对“跨端同步”和“自动分类”评价高,Beta 版本收到若干细节改进建议。
三、经验与教训
-
教训
- 设计未充分:暗黑模式和缓存策略都属于 UI/运维细节,未在需求阶段明确,后期才列入技术债。
- 资源匮乏:半学期时间、4 人人力、设备有限,测试与开发常常交叉,效率受限。
-
改进
- 更早开展设计评审:构建高层架构、留出 UI 与配置化需求评审环节。
- 强化分工:测试与开发角色分离,避免“边测边改”效率低下。
- 预留充足缓冲:后期不断新增细节需求,计划应留更多浮动时间。
四、场景测试与出口条件
-
测试矩阵:覆盖 Windows10 (Chrome/Edge)、macOS12 (Safari)、Ubuntu20.04 (Firefox)、.NET 桌面等环境,网络千兆/百兆、有/无代理交叉测试。
-
退出条件:
- 核心功能(任务管理、分类、提醒、同步)无严重缺陷;
- 系统性能:内存/CPU < 30%,邮件推送成功率 ≥ 95%,同步延迟 < 2 s;
- “应修复且重要”Bug 全部解决或确认延后,设计型/无法重现缺陷 ≤ 3 条。
五、总结与展望
- 团队现状:已达到 CMMI 二级(管理级),处于“规范”阶段,职责分明、流程可控。
- 里程碑改进:Alpha 期间明确了核心模块,高效交付;与最初磨合阶段相比,执行力和沟通效率显著提升。
- 待改进:后续版本应从一开始就做好架构与 UI 设计评审、测试与开发分离,并争取更多测试与运维资源。
展望 Beta 版本,我们将在保留 Alpha 核心功能的基础上,优先修复已延期项,完善细节体验,为正式上线打下坚实基础。
六、团队成员在Alpha阶段的角色和具体贡献(满分100)
| 名字 | 角色 | 团队贡献分 | 可验证的贡献 |
|---|---|---|---|
| 黄娟英 | 项目经理 (PM) | 95.1 | 规划项目进度,协调团队工作 |
| 黄熙儿 | 前端开发 | 95.2 | Web 界面设计与实现 |
| 杨子俊 | 前端开发 | 95.3 | Web 界面设计与实现 |
| 袁卓妍 | 后端开发 | 95.4 | 任务管理和数据同步 API |
| 吴其锦 | 提醒推送 | 95.5 | 实现邮件和短信提醒服务 |
| 夏钦涛 | 用户管理 | 95.6 | 实现用户登录、注册和权限管理 |
| 钟鸣 | 桌面端开发 | 95.7 | Windows 客户端设计与开发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