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增求 LCA
算法介绍
本题解介绍倍增法求 LCA。
倍增法
倍增法的本质是通过已知的一段内容,将该内容求解的范围扩大一倍,进而求解整个问题,从而提升程序效率。
倍增法求解 LCA
我们令 \(f_{i,j}\) 表示节点 \(i\) 向上跳 \(2^j\) 步,所到的节点。显然,\(f_{i,0}\) 表示节点 \(i\) 的父亲节点。
现在有了初始化,那么我们就有了求解所有 \(f_{i,j}\) 的基础。想要求解每一个 \(i\) 节点跳 \(2^j\) 到的节点,等同于 \(i\) 节点先往上跳 \(2^{j-1}\) 步到的节点,再往上跳 \(2^{j-1}\) 步到的最终节点。由上述描述,可得递推式:
注意,往上跳的过程中,不能跳出根节点。
求解 LCA 时,只需将两个节点拉直同一深度,如果两个节点相同,则返回两者之间任一节点,否则一起往上跳相同步数直至求出 LCA 为止。
正确性证明
时间复杂度证明
预处理时,对于 \(n\) 个节点在不跳出根节点的情况下,每次最多循环 \(\log n\) 次。预处理复杂度 \(O(n \log n)\)。
每次查询时,最坏情况下两个深度最高的节点的 LCA 是根节点,拉至 LCA 的总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递推式证明
如果程序在求解 \(1\) 到 \(n\) 跳跃 \(2^j\) 步达到的节点,必然求解了 \(1\) 到 \(n\) 跳跃 \(2^{j-1}\) 步的节点。所以递推式正确。
本棵树边界条件是条链,因此,一个节点最多跳的步数小于 \(n\)。
查询证明
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深度是唯一确定的,因此跳跃的步数也是唯一确定的。所以相同深度的两个节点到 LCA 的步数也是相同的。而我们已经用倍增法记录下了每个 \(f_{i,j}\),所以该算法是正确的。
代码实现
对于每一个节点 \(i\) 求 \(f_{i,0}\),我们可以直接用 DFS 求解,并记录下此时节点 \(i\) 的深度以及 \(f_{i,0}\)。代码如下:
inline void dfs (int u, int fa) {
f[u][0] = fa;//记录父亲节点
dep[u] = dep[fa] + 1;//记录深度
for (auto v : e[u])
if (v != fa) dfs (v, u);
}
对于求解每一个 \(f_{i,j}\),代码如下:
inline void init () {
for (int j = 1; (1 << j) <= n; ++j)//边界范围
for (int i = 1; i <= n; ++i)
f[i][j] = f[f[i][j - 1]][j - 1];
}
接下来是核心的求解 LCA,代码如下:
inline int lca (int u, int v) {
if (dep[u] < dep[v]) swap (u, v);
for (int i = 22; i >= 0; i--) {
if (dep[f[u][i]] >= dep[v]) u = f[u][i];
}//跳至同一深度
if (u == v) return u;//此时节点为 LCA
for (int i = 22; i >= 0; i--) {
if (f[u][i] != f[v][i]) {
u = f[u][i];
v = f[v][i];
}
}//一起往上跳
return f[u][0];
}
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6 + 1;
int n, m, s, f[N][33], dep[N];
vector <int> e[N];
bool vis[N];
inline void dfs (int u, int fa) {
f[u][0] = fa;
dep[u] = dep[fa] + 1;
for (auto v : e[u])
if (v != fa) dfs (v, u);
}//求 f[i][0]
inline int lca (int u, int v) {
if (dep[u] < dep[v]) swap (u, v);
for (int i = 22; i >= 0; i--) {
if (dep[f[u][i]] >= dep[v]) u = f[u][i];
}
if (u == v) return u;
for (int i = 22; i >= 0; i--) {
if (f[u][i] != f[v][i]) {
u = f[u][i];
v = f[v][i];
}
}
return f[u][0];
}//求两个节点的 LCA
inline void init () {
for (int j = 1; (1 << j) <= n; ++j)
for (int i = 1; i <= n; ++i)
f[i][j] = f[f[i][j - 1]][j - 1];
}//求 f[i][j]
int main () {
ios :: sync_with_stdio (0);
cin.tie (0), cout.tie (0);
cin >> n >> m >> s;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x, y;
cin >> x >> y;
e[x].push_back (y);
e[y].push_back (x);
}
dfs (s, 0);
init ();
for (int i = 1; i <= m; ++i) {
int u, v;
cin >> u >> v;
cout << lca (u, v) << "\n";
}
return 0;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