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什么不同


科普篇: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1. 经济危机

我们过去说经济危机,指的生产过剩危机。我们经常看到在说明经济危机实例时讲到美国大萧条时期将牛奶倒到河里,这是牛奶太多了,产能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销售困难,这种情况会定期出现。当然也有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

2.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不一样,金融危机他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简单来讲就是资不抵债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四张资产负债表:

  1. 一个是政府的,政府借不借钱,政府借多少钱这是政府的杠杆。
  2. 第二个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本身就是杠杆经营。
  3. 第三个就是企业的,即非金融机构的杠杆,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借贷来经营的。
  4. 第四个就是家庭资产的负债表,买房子借银行的钱,这就是你的资产负债表。

这四张资产负债表,都有杠杆出现,任何一张资产负债表出现衰退,都可能会引起另一张资产负债表部门的衰退。只不过金融机构的杠杆最长,于是这种衰退最为敏感,衰退起来速度最快。我们把这种去杠杆的时候可能引起的危机叫做金融危机。

3. 二者的联系

如果说经济危机还可以控制在某一个局部的范围内,那随着全球的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则是无人能独善其身的。当然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是好哥们儿,经济危机时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引起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基本面的极端恶化,社会经济陷入萧条,就会发展成经济危机。有了稳定的经济作保障,金融才能更上一层楼。

4. 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

在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未来价格的提高牟取利润,并不关心这些资产本身的状况和盈利能力。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社会资产所表现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于是就形成一种所谓的“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一般通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得以直观的反映。价格总要回归价值,泡沫经济也总有破灭的一天。

5. 盘点历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5.1. 郁金香泡沫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到17世纪,郁金香被引入西欧,富人们将它当做稀有品种在花园中展示。欣赏和栽培郁金香不久成为时尚,并演变成投机风潮。稀有品种的花价没完没了的攀升,球茎越奇异越值钱。

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贵族、市民、农民、商人、海员、女佣,甚至扫烟囱的老师傅和老裁缝们都沉醉在郁金香的投机热潮中。所有的人都认为:人们对郁金香的狂热会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投机者都会跑到荷兰,以荷兰人开出的任何价格求购郁金香。

那些起初认为价格不会上涨的人,看到亲戚朋友个个满载而归,无不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很少有荷兰人能抵制住这种诱惑。人们不惜拿家具、珠宝、地皮等东西来换取这小小的郁金香球茎,只因为后者更值钱。

这场闹剧一直持续到1637年初,价格最终上升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水平。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

于是价格开始大幅回落:1637年1月以20倍速度增长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2月以超过20倍的速度全面滑坡。政府出面救市也毫无作用,花价从悬崖上向下俯冲,最后其标价还不抵一个普通的洋葱。99%的人在劫难逃,整个荷兰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

5.2. 密西西比骗局

密西西比大骗局通过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然后骗欧洲大陆的居民投资这个子虚乌有的国家,最终骗局破灭。

1716年,正当法国经济混乱、债台高筑、财政濒临崩溃之际,从苏格兰来了一个“财神”和“金融奇才”——约翰·劳先生。法国皇室十分欣赏他以纸币辅助金属货币的计划,同意给他一些资本建立“劳氏公司”银行。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用以支付国债,并根据特权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发行后价值也保持不变。这便使“劳氏纸币”被认为比经常因政府干预而贬值的金银更能保值。

由于纸币要有硬通货支持,1717年劳先生又获取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垄断开发特权。他声称那里“遍地黄金”,以此出售密西西比公司不断增发的股票。

但是,出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并没有用来开采“遍地的黄金”,而是被皇室用来还债。

公众被密西西比公司丰厚的利润前景所诱惑,申购新股的人要昼夜排队,甚至等上几星期。公司股票的价格扶摇直上,有时几个小时就能涨20%。收购国债的钞票流入股市,股价暴涨又刺激了新股的发行。雪团越滚越大,整个法兰西沉浸在致富的狂热中,经济似乎也真的繁荣起来。

1720年初,孔蒂亲王没能以满意的价格买到新股,一怒之下把装满三辆马车的纸币拉到劳氏银行兑换硬币。更多的人开始觉得黄金可能比纸币更好,加入到兑换的行列。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硬币,劳氏纸币在挤兑风潮中被宣布不可兑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恐慌抛售中一落千丈。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一贫如洗。

5.3. 令牛顿崩溃的1720年“南海泡沫”

1711年,英国政府因为战争产生的债务,苦恼不已。这时英国牛津的哈利伯爵站了出来,集结了一帮富有的商人成立了南海公司,把政府的债务大包大揽了过来。

作为接受政府债务的回报,南海公司获得了南海贸易垄断权,英国政府永久性赋予该公司酒、醋、印度货、缥丝、烟草、鲸鳍的免税权。除此之外,还赢得南海贸易垄断权和南美金银矿藏开采权。那时他们所说的南海,就是现在的秘鲁和墨西哥湾。那时的欧洲人都认为南海地区的地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

但这个宏伟计划似乎有意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当时仍称雄海上的西班牙声称对这些地区拥有垄断权。在人们渴望发财的狂热气氛下,南海公司垄断贸易徒有虚名这一事实没有人关心。

1720年是南海公司大起大落的一年。在当年1月份的国债偿还提案中,南海公司打败英格兰银行,承揽了国债,于是投机者们都沸腾了,开始疯抢南海公司的股票。

在1719年末,南海公司构思了一个名为“南海计划”(South Sea Scheme)的大型换股计划,以换取更大利益,并在1720年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计划利用发行股票的方法来减缓国债的压力,愿意向英国政府支付750万英镑来换取管理英国国债的特权。南海公司在此后的英国国会辩论中向主要议员和英国皇室支付了120万英镑的贿赂,于是英国国会把管理3100万英镑国债的特权判给了南海公司。在国会刚刚开始辩论是否给予南海公司经营国债的法案时,南海公司就已散步谣言说国会很快就要通过议案,股票价格从每股120英镑飙升到200英镑。在最后通过议案时,股价超过了每股300英镑。

在国王批准议案之后,南海公司的估价却开始下跌了。用现在中国股市的说法,这就是“利好出尽”。虽然公司的董事此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们仍然不甘心股市就此回落,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他的小伙伴们不断给媒体透露各种各样的利好消息。比如在墨西哥和秘鲁发现了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把英格兰的加工厂送上海岸,数以亿计的金银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于是,当人们听说西班牙政府已经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鲁设立基地的消息后,再一次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这一系列谣言使得股价迅速反弹。董事会不失时机地按照三比一的价格发行100万认购单。社会各界争相购买,使得首次认购总值就超过了200万原始股。数日之内,股价就上升到340磅,认购单的价格也提高了一倍。在此之后,着了魔似的人们纷纷卷入这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投机,人们期待着南海公司的股票再度出现飞涨的奇迹,纷纷抢购。于是股价就如同业火一般,在“众人拾柴”的帮助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创下新高——5月升至500磅,6月达到890磅,到骄阳似火的7月更是一度超过1000磅。

从来没有这样多的人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变得这样的富有!受“南海效应”启发,许许多多的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据称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新发明”,如永动机、新式肥皂、从黄瓜中抽取阳光以及“一个具有巨大优势但一时还没人能说清楚的项目”……所有的股票都有人买,所有的股票都身价百倍。

最终,南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感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差距如此离谱,于是决定把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抛空。

消息一泄漏,股价立刻下跌。不久,整个市场就因股价的一泻千里而处于极度恐慌中。政府官员为重树投资信心而付出的努力也不见成效。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已经完全崩溃,无法挽回。无数公司的股票变成废纸一堆。

“南海泡沫”危机中的大输家包括大名鼎鼎的天才科学家牛顿。事后他悲叹道:“我能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计算人群的疯狂行为。”

5.4. 1907年恐慌

指于1907年在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危机,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前一年的高峰期,下跌了接近百分之五十。

二十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大繁荣,这一时期很多个人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从中牟取暴利。这其中就诞生了一个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公司享有许多商业银行不能经营的投资业务,却极其缺乏政府监管,这导致信托公司可以没有限制地过度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和股市,将金融的泡沫越吹越大。

20世纪前后在欧洲爆发了布尔战争与日俄战争,导致大量黄金资本迅速从美国回流欧洲。屋漏偏逢连夜雨,1906年4月,美国旧金山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大量资金被投入到旧金山的重建工作上,连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纽约也一度现金告急。

1907年10月,一次操纵“美国铜业公司”的股票的行动失败,并引发危机。这次恐慌最终蔓延至美国全国各地,很多银行和信托公司被挤提,多家银行和企业破产。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万-600万人,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5.5. 倒牛奶的1929年

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美国经济充满了信心。正是这一乐观态度,促成了全国上下的房地产和股市投机热潮。这场投机热潮的最大中心地之一是佛罗里达。那儿气候宜人,人口增长速度快,导致住房供不应求,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投资投机者都纷至沓来,希望得到好回报。银行宽松的贷款条件更是火上浇油,房价能在几周内翻一番。人们确信不动产市场绝对没有下跌的可能。虽然时间过了几百年,这一论调却几乎与荷兰人在为郁金香发狂时候的论调一样。

跟所有的投机狂热相同,这场投机热潮最后也无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到1926年,市场供过于求,不动产价格开始不断下跌,投机者们只得割肉出局,进而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崩溃。

1928年,投机战场从佛罗里达转移到了曼哈顿。这次是华尔街唱了主角。股市投机几乎成为一项全民爱好,成千上万的人无心正业,股票交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大资金、股票经纪人、咨询公司和上市公司联手操纵股价引诱公众上当的情况比比皆是。

正当人们富贵梦正酣时,“晴天一声霹雳”,1929年10月28日,纽约股市爆发著名的“黑色星期二”,股指创下当日下跌12.82%的历史记录,拉开了特大经济危机的序幕。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们说:“股价没有反映出它们的真实价格,还应该再涨上去。”股市用下跌来回应。胡佛总统站出来说:“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繁荣的”,股市依然用下跌来回应。

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跌幅达22%,创下了单日最大跌幅。华尔街持续下跌的势头直到11月才最终止住。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教1929年最高点下跌了89%。股灾之后,美国进入了长达4年的经济衰退,这一次空前绝后的衰退造就了“大萧条”这样一个专用名词。

大萧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 大萧条期间约有 200-400万 中学生中途辍学;

  • 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

  • 社会治安日益恶化。

  • 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

    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巿,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

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1930年至1933年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了遍及全美国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至少有700万人非正常死亡。

1933年,罗斯福总统开始着手实施历史上依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的改革美国经济政策,并着手对岌岌可危的华尔街进行改革,以恢复市场的信心。一系列制度建设形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监管的基本框架,也为随后几十年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6. 电子狂热

20世纪60年代初,科技发展,电子时代来临,华尔街也迎来电子狂潮。当时所有上市的股票名称几乎都与“电子”沾边,根本不管公司的业务是否与电子工业有关系。人们也毫不关心公司究竟是生产何种产品,只要它们听起来和“电子”有关就会引来争购和狂炒。

美国音乐协会,其经营的业务是上门向顾客推销留声机和唱片,为了上市,将公司名称改为“电子旋律”,该公司的股票发行价为每股2美元,一周后就上涨到14美元。

一个有40年历史,生产鞋带的小公司,把“鞋带公司”改名为“电子硅片动能催化公司”,公司产品还是鞋带,股价却天翻地覆,直冲云霄。

当公众沉醉于快速致富的梦想里而不能抵制任何诱惑时,就连“妈妈甜点”之类的糕点公司也不甘寂寞的投入到改名大军中,希望改名后会一夜暴富。

“电子热”在1962年落下帏幕。争购狂潮变成抛售狂潮,股价一落千丈,许多巨富沦为乞丐。

5.7.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在 10月19日美国股市开盘后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的财产瞬间蒸发了,这便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随即,恐慌蔓延,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

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至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

5.8. 日本“气泡”破裂

20世纪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投机狂潮属于日本。

二战后的几十年,日本人艰苦创业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国民的富有。80年代中期,不少日本人发现,炒股票和房地产来钱很快,“气泡”迅速弥漫。从1955年到1990年,日本不动产价格上涨了75倍多,股价上涨了100倍。

人们的投机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根本不相信日本有限的土地价格会下跌,不相信股价会下跌。炒股成为日本大众生活的必需。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的股票市值就超过了全美国所有券商市值的总和。日本高尔夫场地的总价值达5000亿美元,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公司价值总和的2倍。根据地产价格,日本只需要卖掉东京市,所获取的资金就足够买下全美地产;只要卖掉皇宫便可以筹到足够的资金购买整个加利福尼亚。

终于,政府认识到“泡沫经济”的危害,紧急刹车,调整利率,紧缩信贷,希望能把房地产价格涨势遏制住,让股市软着陆。

但是局势已经不能控制了。日本的股市不是选择软着陆,而是彻底崩盘。1989年年底日经指数差不多40000点的水平,到1992年8月,指数就跌到14300点附近,并从此一蹶不振--截止2002年11月29日,日经指数收盘为9215点。同时,房地产价格下跌了70%。

5.9. 1997年金融大鳄挑起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的新兴市场国家有主要经济为外向型经济,主要产业都是承接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产品大量出口。而为了能更快速地发展经济,这些国家逐步降低了对西方资本的戒心,主动调整政策,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但与此同时,其经济发展完全靠资本和劳动力持续投入,效率极低。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金融大鳄和国际游资趁机炒作,套利投机。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当日大跌17%;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惊心动魄的“汇率保卫战”爆发。随后,金融风暴席卷东亚,韩元持续贬值,日本大量银行金融机构破产;1998年9月,俄罗斯卢布贬值70%,股市、汇率急速下跌,欧美国家股市、汇市也受其影响发生大幅震荡;直至1999年,这场由东南亚开始最终扩散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才得以告终。

5.10. 互联网热潮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却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90年代后期,全球迎来互联网热潮。在“高科技,新技术”的口号下,每个人都相信“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亚马逊书店和雅虎等互联网企业,其股价在一年内翻了10倍,没有人计算市盈率,也没有人关心企业是否会盈利。和60年代的电子狂热一样,只要企业改名,加上 .com 立刻就会吸引风险投资家的大笔资金和公众对股票的疯狂抢购。

美国一家名为“音像网络”的小公司,业务是在网上传播各种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自90年代中期成立就持续亏损,在互联网热潮中把名字改成“广播.com”,股价马上身价百倍,从每股18美元上涨到每股74美元,然后进一步炒到每股300美元。

大洋彼岸的中国股市也紧跟世界潮流,上百家公司纷纷宣布触网,改名,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忙着挂羊头卖狗肉,上演一幕幕荒诞悲喜剧。

也许是为了再一次验证金融市场也有万有引力定律,代表全球高科技的美国纳斯达克股指由2000年3月的5048点跌至今年10月的1000多点,共30个月跌幅达78.4%。

无数投资、投机者的希望与热情,贪婪与梦想最终化为苦涩的回忆与泡影。

5.1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利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与此同时,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

2007年3月13日,美国房地产市场引发道琼斯指数下跌242.7点。经营次级房贷的新世纪金融公司于当日被纽交所紧急终止交易。当年8月9日爆发流动性危机,2007年10月道指大跌近60%。到2008年,环球股灾爆发,随后华尔街一片风雨飘摇,贝尔斯登被接管、美联储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华盛顿互惠宣布破产。

随后危机蔓延,冰岛濒临破产、英镑大贬值,美国、英国、西班牙,包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创出历史新高。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大影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

6. 总结

为何人们总是健忘?为什么人们不会吸取以往惨痛的教训?在郁金香和互联网之间,是风动?是幡动?还是人类贪婪和恐惧的心在动?

经济史学家说,人类的“金融记忆”是短暂的。可以肯定,人类的”泡沫史“还会继续不断地写下去(比如2020年初的“口罩泡沫”,熔喷布被炒成期货,泡沫破灭后口罩的批发价最高跌90% 熔喷布跌至最高价5%)。

正如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posted @ 2020-09-26 20:47  brt2  阅读(17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