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拟赛
如果一场模拟赛拼尽全力去打,必然会调用各种神经激素调节,爆发出很强的力量,精力消耗速度极高,以此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然而,\(5\) 个小时的高强度活动几乎耗尽了身体所有,考完后将没有任何精力去做题。
这意味着,完全模拟正赛的模拟赛成本是巨大的,我们不可能频繁做这样的“完全模拟赛”,因为人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周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那么,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模拟赛时的精力消耗量,以此来完成持续发展。
在此理论下,可以认为,“完全模拟赛”难以存在,模拟赛的过多堆积是无意义的。
我只是从精力消耗层面说明问题,但是如果从应对繁杂题目的策略这一点上来看,多样的模拟赛是有必要的,但完全性模拟适当即可。
当然我不是抨击我们最近模拟赛太多了(我们最近也没参加什么模拟赛),只是单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当然如果你精力极度旺盛,即使模拟赛拼尽全力,赛后依然有精力,那可以忽略我所说的。
毕竟这种神经激素调节是由蛋白质决定的,更深一点是由 DNA 决定的,不是我能决定的,因人而异。
“精力有限”可以认为跟体内的信号分子产量以及受体数量有关,但我毕竟不是学习生物的,只做粗略解释,如果有高手可以补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