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tle 讲课有感
时间安排
“身体素质差的人,OI 水平不会好吧”。 “一天应该至少锻炼 \(1\) 个小时吧,坐在机房一个月肯定会出事啊” —— dottle
“保证一天 \(8\) 个小时的 OI 时间就可以了”。“不能把自己累着了”。“我们不必跟文化课生一样啊” —— dottle
HE 的 OI 还是过于严苛了,S2 一天的理论学习时长是 \(11\) 小时 \(15\) 分钟,理论运动时长是 \(3\) 个课间,每个 \(20\) 分钟,但是通常上下楼会用时 \(5\) 分钟,所以大家一般选择不运动。
开摆的内容我之前也提到过:关于 OI 的那点事,就不多说了,重点不是这个。
昨天晚上 dottle 讲完课放假,感觉自己要爆炸,直接到户外跑步,一口气跑了 \(3km\)(边走边跑),感觉是挺爽了,像是解脱了。但是今天好像就感冒了,体质是真不行,要加强锻炼。
学文化课时,我曾多次感慨过,精力充沛时应对挑战可以毫不畏惧,但略显疲惫或是病毒缠身时就会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的踹不过气。
就在写闲话是短暂喘口气吧。
对训练模式的理解
常见的训练模式有以下几种:自己找题做,布置题单做,集训讲课,模拟赛。
现在离国赛还早,先不提模拟赛的事。
先假设集训的老师讲的很好,自己做题和集训的显著差别就是集训是讲的很快,留的思考时间不多,一天可以完成很多道题,积累大量知识点。相反自己做就很慢,除非你是贺题高手。
我不好说哪种模式更优,但起码我认为集训的精力消耗是多于自己做题的,因为语言的信息传递速度远高于文字。自身体会也是如此,或许 dottle 说的 \(8\) 小时应该是这样的 \(8\) 小时,而不是在机房消磨时间度过一天。
所以我还是希望多集训的,尤其是外出集训,达成更高效的学习效率。
这里补充一下我在省选时感受:考试时精力高度集中,像是各种神经激素调节都发挥到了极致。考完后整个人木了,不想进行任何思考,感觉脑力消耗殆尽。两天皆是如此。
我说这个是因为我觉得这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平常不必那么高度集中注意力,差不多就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学习,但是这种高强度训练不能维持太长时间,脑子受不了。
学习氛围的理解
非常想和 Deamer 一起学习,感觉他是个高度阳光的人,正如我的向日葵一样,对任何事情都能一笑面对,总是笑着,像是刺破机房压抑的阴云,用阳光愉悦大家。
但是他要中考,没事等他中考完了还有 \(1\) 个月才国赛,到时候应该能舒服 \(1\) 个月。
知识体系建立
四年的文化课学习,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温室,在温室中知识体系得以快速建立,而不是在题海中独自面对风浪,在狂风暴雨中自取其辱。
自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高效的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虽说 OI 中 "Attention is all your need." 但也不是说没有一点体系可循。
一些很强的老师心中是有一套体系的,但能讲明白的很少,我们能遇到的就更少了。所以多数 OI 选手的学习还停留在 “自取其辱” 阶段,这就让学习很痛苦,除非你天生有集训队的天赋。
这几天 dottle 的讲课,多少有一些文化课老师讲课的影子,那种建立体系的感觉,要痛快的多。
虽然竞赛本身就看重个人实力,不能完全和高考相提并论,但也不是不需要一位引路人。
希望 OIer 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让 OI 界有更多的引路人。
学 OI 的危害
阅读能力下降(可能只有我),表现为看不懂题解。
难以融入班级,感觉被孤立,因为 S2 的 OI 向来是脱离班级的,S2 分为 高考班,竞赛班和 OIer 三种人。
自律性下降,时间观念淡化,分析是时间安排过于严苛的必然后果。
体质变差,因为长期不运动。
学会了讽刺,淡去了朴实。
我倒是没有视力变差,可能是天生眼睛好。
我常常追忆过去
我仍怀念那在班里上课的日子,尽管知识有时会很难,作业会很厚,但课堂上听老师讲笑话开怀大笑,看视频丰富知识,课间开心的交流问题,体验多巴胺带来的欢快,又何尝不比在机房盯着冰冷的屏幕好?
但这些早已离我远去,在不久的将来文化课还会成为我的障碍,我本能在愉悦中完成高中,却选择了 OI 这样一门在 HE 冷门的竞赛,我并不是后悔于选择了 OI,只是希望无论我是在学 OI,还是在学文化课,都能在苦中作乐中度过,可 S2 的现状打破了这一切……
如果我再次与高中同学,或是初中同学见面,让他们知道我现在真实的一面,他们是否会难以接受我现在的样子,而是更向往那个未接触过 OI 的我?
我还是要仰望未来
向前看吧,既然无法改变,就请欣然接受吧,你要做的是活在当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情感爆发。
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如何在迷雾中寻找一丝光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