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封装:对象中的成员该隐藏的隐藏、该公开的要公开

封装:顾名思义,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属性的读和修改的访问级别;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其中数据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

 

封装的目的

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是要通过 外部接口,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封装的大致原则:

1、把尽可能多的东西藏起来.对外提供简捷的接口. 

2、把所有的属性藏起来. 

3、封装好处:将变化隔离;便于使用;提高重用性;安全性。

 

访问控制修饰符Modifiers

可以修饰:属性、方法、构造方法、类

 public     protected     默认不写   private

 公开的      受保护的                     私有的

从上到下:作用范围递减

修饰符\作用范围   本类      同包     子类    其它

public                 OK       OK       OK       OK

protecetd        OK       OK       OK

 默认不写             OK       OK

private               OK

 

1、属性的封装

(1)属性私有   private修饰  本类内部可见,保证对象数据的安全

(2)提供getter、setter方法来读取或改写属性值

2、方法的封装

常用public、protecetd、private来修饰方法,具备不同的可见性。

public:  任何作用域都可见

protecetd: 常用于父类需要继承给子类的方法

private:  只有本类内部可以使用

 

public和private有何区别?  (BS  MS)

来自于项目中的经验和总结:

1)public修饰的方法才算作工作量。

2)public修饰的方法需要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

 

3、构造方法的封装

构造方法一般使用public修饰:外界可以直接new对象,会间接调用其构造方法

public Animal(){}

 

如果构造方法使用private修饰:外界就不能new对象

private Animal(){}

 

posted on 2016-11-07 15:21  Amy-Lee  阅读(145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