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德老师:唯识学的总纲是什么?

http://mp.weixin.qq.com/s/o9IAloJqOu8fSydOEdX41w

2017-11-01 张尚德 唯识学

来源:达摩书院全球资讯网 作者:张尚德

接触唯识学,首先要把握住其总纲是什么?要了解宇宙一切的存在,在那一种时间、空间和人事物里面,它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之全体内内外外是什么,用一个名词做表达,叫做「唯识」,这点非常重要。不能把握住这点,就根本搞不进去佛法总纲的。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什么叫做「三界唯心」?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唯识把一切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特别是自己的存在,把它叫做唯识。宇宙只有一个,绝对不会有两个宇宙。也就是说宇宙的这些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不管它的连续性、展化性是什么,它在这个宇宙里面存在着,我们自己也在这个宇宙里面存在着。为什么讲「唯心」呢?难道「三界唯心」和「万法唯识」两者所指的有不同吗?答案是:「没有不同」。但很多人被这两个名词困死了,好像两个所指的不同,难道「心」和「识」不同?「心」所指的是一个宇宙、一个世界;「识」所指的是另一个宇宙,另一个世界吗?不是的。既然不是,那为什么又用一个「心」来解释我们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呢?「心」是相对于我们主观的众生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客观世界来说的,把这点特别搞清楚就好了。

「万法唯识」,「唯」就是遮、拣的意思、传统的理解,「唯」就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遮」就是把它一切都遮掉,不涉及其他的一切,「拣」就是在其他一切种种里面把它抽出来,这个叫做「唯」。「识」即了别义。「了」就是明了,「别」就是分别。你明了了、分别了,叫做「识」,这种解释实在说来只对一半。从唯识的观点来说,不明了,不在分别中,更重要的是没有进到「清净圆明,了不可得」更是识。不是说「识」解释成「了别」是不对的,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不明了,没有分别更是「识」。那么「不明了」、「不分别」有二层:第一层、进到不可思议境界,清净圆明,了不可得,当然就遮掉分别心了,进到人无我、法无我;彻底成就了人无我、法无我,才能进到清净圆明,了不可得。第二层、无明更是识。《大乘起信论》把这个识叫做垢识,也叫不清净识。为什么又说「万法唯识」呢?理由是客观的一切存在,脱离不了四大--地、水、火、风、脱离不了基因。以植物茶花做例子,它是地水火风构成的,当然有它的生长力。茶花的地水火风在成长很好的时候,靠着它的地水火风的平衡,在它不多一点、不少一点盛开的时候,这时就是四大最平衡的时候,也就是净色根最平衡的时候,是其存在的基因排列组合最平衡的时候。再往前开,就凋谢了。又如一个少男、一个少女他(她)很健全,相对于物质性、地水火风四大、或净色根来讲,他在没有污染的时候盛开,他的基因是最平衡的时候。在此谈到「净色根」,净色根是什么呢?净色根是极微吗?在《金刚经》里面说:「我说微尘即非微尘」。微尘即净色根,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净色根会回到净色根。茶花谢了,它会归到净色根本身不谢,也就是说茶花的净色根,归到宇宙一切存在的净色根里面。一切物质存在的净色根是相通的,它又与人的心理有绝对关系。所以四大存在的基因是互为转化、互为摄受、互为组合的,所以说法身同体。「法身」也者,是一切存在的本质性,包括我们的存在。我们为什么生病?就是四大不调。「万法唯识」就是说外在存在的净色根跟我们相干也不相干。茶花净色根跟我们法上同体,你不看它,便跟我们毫无作用;你看它,可以有看没有见,是由于我们的心理作用、认识力的接受。我们认识力的认识性,当然包括感觉器官,感觉的认识力、理性的认识力和思辩的认识力,还有价值的判断力。我们主观的心理作用,落到客观的存在上,产生了与我们相互、相应的一种认识作用,所以说万法唯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并不是说客观的世界不存在。《楞伽经》里有一段说明人的存在,既非唯心,也非唯物,它是亦心亦物的。原文是这样的:

「心意及与识 自性法有五 无我二种净 广说者所说 

长短有无等 展转互相生 以无故成有 以有故成无

微尘分别事 不起色妄想 心量安立处 恶见所不乐

觉想非境界 声闻亦复然 救世之所说 自觉之境界」

因为我们的存在可以进到超唯识的境界里面,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可以进到不可思议境界、可以进到转识成智里面,所以我们的存在是非心非物、亦心亦物。我们的存在既然可以进到非心非物,可以进到不可思议境界,可以超越「识」对我们的捆绑,这个「识」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当时没有转识成智以前,为什么会生生世世自己捆绑自己呢?千万注意这个问题,佛法找不到答案,全世界文献也找不到答案。释迦牟尼佛只告诉我们两点:第一点、我们构成这种情况,自己被自己的「识」捆绑,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是因为我们的业力。为什么产生我们这个业力呢?我们的业力在六道里面轮回,是因为我们的贪瞋痴,祂把这个贪瞋痴叫做无明。无明那里来的呢?完全没有答案。第二点、要就事论事,要就经验论经验。像西洋的哲学,搞直线式因果思想,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其原因,宇宙必有一个最初、最主要、最原始,是自己创造自己又创造一切的因,一切都是第一因造成的。这个第一因一定是它自己造自己,那这个第一因一定是神,释迦牟尼佛说不要在这个上面去做推论,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不骗自己。你在贪瞋痴、在无明里面,就永远痛苦,要不要解决这个痛苦,自己做抉择;如果要解决这个痛苦,解决生生世世被自己的贪瞋痴、业力所捆绑的痛苦,祂告诉我们种种的方法,就是从罗汉道上去一步一步的修,然后菩萨五十二位,所以就非归到转识成智的唯识不可。

《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佛性论》、《胜鬘经》、《解深密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和《华严经》……等等,必须融会贯通这些经典,才有可能超越自己在无明中的情、意、欲,然后成佛。

posted on 2017-11-19 17:23  风雨者2  阅读(3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