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会一项技能

艺术家擅长表达
围绕一个点,发散式的思维
工程家擅长落地
擅长把一个点钻的很透,一个个可以落地的小细节
社会需要两者兼顾的人
具备一点点工程学的基本思考方式
如何把一件事从大如何拆到小
学习一项技能,按月计量
可以颗粒度拆到最细
只需要在今天学会如何使用其中的一项技能就好
然后再一个月来看,发现自己完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天的笔记
预习、后面复盘
林超老师更新的一堂课
三元脑的概念

做笔记,会画一些实例的图
非常擅长记忆画面的人
不擅长记忆文字,喜欢图例式的表达
自己画图也会区分位置
画完心里面就有普了
后面多复习几遍
可能用到费曼学习法,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都属于工程学的思考方式
把一件很大的事,拆分成一个个很细碎的事,然后一点点的去落地
如何拆解呢?
第二步:制作学习地图
学习一本书
樊登读书会,18-19岁看了100本书,把每本书独立笔记
如何把一本书拆的这么详细,拆的同时,也能够跟大家把这本书的内容逻辑表达出来
非常佩服
简单备课之后
一镜到底
制作团队简单,一个后期,大多数自己做的
制造学习地图之所以这么重要
让你在脑子里有个普,表达就没那么多门道了
思维导图书里面有个例子
一本书,没看过,
预言2000年趋势的书,
十个趋势,章节,总结

文字不够具象
人都是情绪化的动物,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人的每个复杂行为背后都有底层的动机
刷抖音能刷一天,因为短视频在刺激上会更强
但是文字是冷冰冰的
看一本书就更冰冷了
人对一些更具体、更有趣的事物有记忆
对生硬的东西没记忆
大脑里面专门负责记忆人脸的区域
对名字没那么敏感
东尼博赞
自己画的一张图

我也是这么读书的
写出很多条目
再把条目整理成思维导图
然后按导图的方式多过两遍
然后再用一些学习法,就可以把导图完全记到脑子里
让被人问这本书讲什么的时候
完全不用任何的外界材料媒介
我就能够帮你从第一点阐述到第十点
在复述过程中,我还会瞬间回忆起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每一个点里面具体的事情
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思维导图不是烂笔头了,是好笔头
了解工程学原理---》落地成一个小的地图,
你现在有一个基本的导图了,可以理解为一个目录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推荐方式
指定自己的日计划、月计划的好习惯的话
学习地图,更像是一个学习计划
怎么落地,很抽象
1、先树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
2、从远大的目标朝前推
3、每一个前推的过程中都要刻意练习
1000小时理论
是否认同这个理论?
坚持1000小时一直做下去,做到1000小时,就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吗?
自己觉得是否的,胡扯
出租车司机开1000小时,就能成为赛车手了吗?
炒菜1000小时,就能成为这个菜的专家了吗
1000小时里面还需要加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刻意” 两个字
刻意练习也是一本书,推荐
如何学习并掌握一项技能上
最核心的感受就是
1、思维导图的方法论
2、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最重要的是刻意,而不只是练习
1000小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刻意
刻意,强调的是一种复盘的概念
看一些口播的网课,好像都有道理,好像没什么用
但可以练习这件事,是非常有感受
指定了一个明确的计划之后,再一点点的重复这件事
同时按照1-2-3-4步骤,不断去做好复盘,效果是非常好
举一个刻意练习的例子
学习一项软件
分两个计划
1、给自己指定一个有验收节点的事情
在学校图书馆最大的报告厅向所有的同学去讲这么一套公益课程
教会大家这个工具的基础使用
防止问一些问题,不可控,防止社死,要把这项工具了解的足够深
现场做出一个更有创意的,有视觉效果的,让大家觉得惊艳的东西
在哪一天,讲这么一堂课
坚持了四年,每个学期都会去讲
小的专栏,放我的课程
这更像费曼学习法
学习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教会别人
想把一件事学透,只要你不停地去重复教会别人就可以
不建议开自媒体账号,
更鼓励大家的方式是能够面对面的去跟身边的人讲
这样的反馈更及时
三步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天做出来的,所以心里面先要有个谱
有谱之后先要指定非常相近的学习计划
举个例子
学会ps
制定学习地图
先看大类的学习目录,再看视频大纲
你梳理出来一个合适的学习链路
这个链路可以拆解成非常多的学习细节
比如抠图,可以是一节课,这节课里面包含很多知识点
这都是我们后面完善的,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去完善

抠图的落地方法
很像写代码的编辑方式
缩进,回车,每一行这种表达方式不够形象


思维导图可以写的很细,核心要点,快捷键
了解知识点,只看我自己整理的大纲,就会串的非常详细
这就是我的学习方法了
每期视频都会配一个思维导图
其实不是给大家看的,其实是自己串知识的大纲
讲课的时候,只是学了这么一个大纲,然后一镜到底来讲
第四点、制作细节导图积极正反馈
王者荣耀
我觉得在游戏中的其实是蕴藏着非常多深邃的在教育里面可以去反思的道理的
最大的就是正反馈
游戏策划,游戏设计
感受最深的就是
就是如何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自发性的正反馈
通常正反馈都是外在的
开心的事情都是外在给你的触动
比如你考试第一名
这件事并不在于你自己内心本身这件事情的认同
而是老师夸你同学夸你家长夸你
所以说有什么情况下能够让你在自己内心真正的去认同这件事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正反馈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的驱动和激励
所以说我通常会在生活中给自己设置一些正反馈的节点
这个很重要 我每天早上起床我会在自己的床边摆那么一个小本子
这个呢 就跟鲁迅'课早’一样 就是我会在这小本子上写今天早起
然后第二格写的是今天早上做运动的嘛 因为
我其实一直都没法坚持做到早睡早起
所以呢 我要在自己的早睡和晚起中的加入一个仪式感
这个是仪式感是什么呢 早起的就是起床之后呢
做一段时间的'seven’可能很多同学没听过
你可以理解为keep就是那种就是做运动
我会先做一段时间的间断式热身
然后呢 让自己心满意足再去洗个澡
那么这三件事呢 本身对我而言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那么我每天就会在这个本子上完成一件事就打个勾
因为它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
我在一个纸质的东西上打勾的这个过程 所以内心会很有获得感
到了一个星期过后呢 你会发现这一个小本子
堆满了勾儿 你就会在今天就感觉整个人就元气满
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正反馈呢 我希望大家能够给自己设置一些明确的节点
同时呢这些节点都能够给自己激励
这个激励如果是是外在的 可不可以呢 也可以
就像刚才我说的做图书馆的讲座
我坚持了四年 我其实也是我们学校登记在册最年轻的讲师
也是因为我从刚上大学就用这个方法
所以说其实我在很多工具品类呢应用的还是比较熟练的
90分钟正好是两节课45分钟
正反馈
通过游戏化的思维
去理解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的学习的事
学习大家为什么会感觉到痛苦 是为学习中大多数都是负反馈
比如像大家考试 我们背了英语单词 高中要背3500个单词
那么3500个单词你永远就只知道错了哪个
你不知道你对的其实是大部分的
但是其实你通过自己的记忆 通过自己的练习
你掌握的那么多的知识都没有这种正反馈的感觉
但是在游戏里面你kan怪物一刀怪物就有扑哧的一声
而且还有金币掉落
而且还有对面的血条 可以清晰看到现在进度是多少
你背英语3500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是多少
所以在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 明确的地图
同时呢也要把这些细节能够完整的落地到一个具体的点上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的把刻意练习的方式不断的去重复
重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刻意呀
如果你失去的刻意只是做到了重复 那它就失去灵魂了
思维导图这本书
单独的一章,第四部分,叫思维导图在学习工作生活领域的应用
准确来说我只用到了一点就是用于提高学习技巧这一节 在153页
.smd文件是个什么
下节课讲,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来把一些这个需要靠死经背的学科给弄的绩点还可以啊
图书拆解流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