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与CMOS
工业相机按照图像的传感器元件的不同分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两类,两者的区别如下:
成像过程不同:
CCD仅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输出节点统一输出数据,信号一致性好,而CMOS芯片中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信号放大器,各自进行电荷到电压的转换,输出信号的一致性较差,比CCD的信号噪声更多,但是CMOS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功效较低。
集成性不同:
CCD的制造工艺复杂,输出的只是模拟电信号,还需要后续的译码器,模拟转换器,图像信号处理器等,集成度低。COMS可以把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度高,成本低。随着CMOS成像技术的进步,CMOS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图像输出速度不同:
CCD采用逐个光敏输出,速度较慢,CMOS每个电荷元件都有独立的装换控制器,读出速度很快,FPS在500以上的高速相机大部分使用的都是CMOS。
噪声方面:
CCD技术较为成熟,成像质量相较CMOS具有一定优势,CMOS的集成度更高,各元器件间距距离更近,干扰更多。
线阵相机与面阵相机
线阵相机的传感器只有一行感光元素,一般应用于需要高频扫描和高分辨率的场合。线阵CCD的优点是一维像元数可以做到很多,一般长度有2K,4K,8K,12K,但线阵CCD获取图像必须配以扫描运动,为了能确定图像上每一个像素点在被测件上的对应位置,还需要配以光栅等器件记录线阵CCD每一扫描行的坐标,并配以线阵相机专用的图像采集卡,这就导致线阵相机系统较为复杂,成本略高,并用容易受扫描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面阵相机的像元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间隔的离散度是一致的,而线阵CCD的像元间距和扫描行距上一般是有差别的,由于扫描行距受机械传动部分的限制,远大于像元间距。
面阵相机有比线阵相机更多的感光镜片,以矩阵排列,例如常说的百万像素相机即表示感光镜片矩阵W*H约等于1000*1000。面阵相机一次成像,它的分辨率指的是一个感光晶片代表的实物物体的大小。数值越小,分辨率越高,相同的相机选用不同集中的箭头,分辨率就不同。在表现图像细节方面,不是由相机的像素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分辨率决定的。同等分辨率条件下,像素越多可以成像的区域面积越大。
工业相机的输出接口:
工业相机输出接口类型的选择主要由需要获得的数据类型决定。如果图像输出直接给视频监视器,那么只需要模拟输出的工业相机。如果需要将工业相机获取的图像传输给电脑处理,则有多种输出接口选择,但必须和采集卡的接口一致,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USB接口
USB接口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信号,串行通信,支持热拔插,传输速度在120Mbps-480Mbps之间,会占用CPU资源。传输距离较短,稳定性稍差。
目前广泛采用的USB2.0接口,是最早应用的数字接口之一,具有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廉的特点。其缺点是传输数据较慢,传输数据过程需要CPU参与管理,占用资源,且由于接口没有螺丝固定,链接容易松动,最新的USB3.0接口使用了新的USB协议,可以更快的传输数据,但目前USB3.0的相机市场上不是很多。
2.1394a/1394b接口
俗称火线接口,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一个标准工业串行接口。所以又称为“IEEE1394”,现主要用于视频采集,数据传输率可达800Mbps,支持热拔插。电脑上使用1394接口需要使用额外的采集卡,使用不方便,且由于早期苹果对该技术的垄断,市场普及率较低,已慢慢被市场所淘汰。
3.Gige接口
千兆以太网接口,PC标准接口,传输速率和距离都更高。是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通信协议开发的相机接口标准,特点是快捷的数据传输速度和高达100米的传输距离。是近几年市场上应用的重点,使用方便,CPU资源占用少,可多台同时使用。
4.Camera Link接口
需要单独的Camera Link采集卡,成本较高,便携性低,实际应用中较少,但是是目前工业相机中传输速度最快的一种传输方式,一般在高分辨率的高速面阵相机和线阵相机上应用,价格昂贵。
5、工业相机的主要参数。
①分辨率
②速度(帧频/行频)
③噪声
④信噪比
⑤动态范围
⑥像元深度
⑦光谱响应
⑧光学接口
6、工业相机分辨率的定义。
分辨率是相机最基本的参数,由相机所采用的芯片分辨率决定,是芯片靶面排列的像元数量。通常面阵相机的分辨率用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两个数字表示,如:1920(H)x 1080(V),前面的数字表示每行的像元数量,即共有1920个像元,后面的数字表示像元的行数,即1080行。现在相机的分辨率通常表示多少K,如1K(1024),2K(2048), 3K(4096)等。在采集图像时,相机的分辨率对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对同样大的视场(景物范围)成像时,分辨率越高,对细节的展示越明显。
7、工业相机的帧频和行频的概念
相机的帧频/行频表示相机采集图像的频率,通常面阵相机用帧频表示,单位fps(Frame Per second),如30fps,表示相机再1秒钟内最多能采集30帧图像;例如:MV-VD078SC这个型号的相机,线阵相机通常用行频便是单位KHz,如12KHz表示相机再1秒钟内最多能采集12000行图像数据。速度是相机的重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需要对运动物体成像。相机的速度需要满足一定要求,才能清晰准确的对物体成像。相机的帧频和行频首先受到芯片的帧频和行频的影响,芯片的设计最高速度则主要是由芯片所能承受的最高时钟决定。
8、工业相机噪声的概念
工业相机的噪声是指成像过程中不希望被采集到的,实际成像目标外的信号。根据欧洲相机测试标准EMVA1288中,定义的相机中的噪声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有效信号带来的符合泊松分布的统计涨落噪声,也叫散粒噪声(shot noise),这种噪声对任何相机都是相同的,不可避免,尤其确定的计算公式。(就是:噪声的平方=信号的均值)。第二类是相机自身固有的与信号无关的噪声,它是由图像传感器读出电路、相机信号处理与放大电路等带来的噪声,每台相机的固有噪声都不一样。另外,对数字相机来说,对视频信号进行模拟转换时会产生量化噪声,量化位数越高,噪声越低。
9、工业相机信噪比的概念
相机的信噪比定义为图像中信号与噪声的比值(有效信号平均灰度值与噪声均方根的比值),代表了图像的质量,图像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10、工业相机的动态范围。
相机的动态范围表明相机探测光信号的范围,动态范围可用两种方法来界定,一种是光学动态范围,指饱和时最大光强与等价于噪声输出的光强的比值,由芯片的特性决定。另一种是电子动态范围,他指饱和电压和噪声电压之间的比值。对于固定相机其动态范围是一个定值,不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在线性响应去,相机的动态范围定义为饱和曝光量与噪声等效曝光量的比值:
动态范围=光敏元的满阱容量/等效噪声信号
动态范围可用倍数、dB或Bit等方式来表示。动态范围大,则相机对不同的光照强度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11、工业相机里的像元深度。
数字相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即像元灰度值,具有特殊的比特位数,称为像元深度。对于黑白相机这个值的方位通常是8-16bit。像元深度定义了灰度由暗道亮的灰阶数。例如,对于8bit的相机0代表全暗而255代表全亮。介于0和25之间的数字代表一定的亮度指标。10bit数据就有1024个灰阶而12bit有4096个灰阶。每一个应用我们都要仔细考虑是否需要非常细腻的灰度等级。从8bit上升到10bit或者12bit的确可以增强测量的精度,但是也同时降低了系统的速度,并且提高了系统集成的难度(线缆增加,尺寸变大),因此我们也要慎重选择。
12、工业相机的硬件接口?
硬件接口是指相机与镜头之间的接口,常用的镜头的接口有C口,CS口,F口。
13、工业相机的分类。
①按照芯片结构分类:CCD相机 & CMOS相机
②按照传感器结构分: 面阵相机 & 线阵相机
③按照输出模式分类:模拟相机 & 数字相机
④彩色相机&黑白相机
14、工业相机与普通数码相机的区别。
答:①工业相机的快门时间特别短,能清晰地抓拍快速运动的物体,而普通相机抓拍快速运动的物体非常模糊
②工业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逐行扫描的,而普通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隔行扫描的,甚至是隔三行扫描
③工业相机的拍摄速度远远高于普通的相机;工业相机每秒可以拍摄十幅到几百幅的图片,而普通相机只能拍摄2-3幅图像。
④工业相机输出的是裸数据,它的光谱范围也往往比较宽,比较适合进行高质量的图像处理算法,普遍应用于机器视觉系统中。而普通相机拍摄的图片,它的光谱范围只适合人眼视觉,并且经过了MPEG压缩,图像质量也较差
15、如何选择线阵相机?
①计算分辨率;幅宽除以最小检测精度得出每行需要的像素。
②检测精度;幅宽除以像素得出实际检测精度。
③扫描行数;每秒运动速度长度除以精度得出每秒扫描行数。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选择线阵相机
举例如下:如幅宽为1600毫米、精度1毫米、运动速度22000mm/s 相机:1600/1=1600像素 最少2000像素,选定为2k相机 1600/2048=实际精度 22000mm/= 应选定相机为2048像素28kHz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