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将一块磁盘分区,大体分为三个步骤:1. D盘;2. 分区;3. 格式化。
下面以一个U盘为例,演示过程:
1. D盘
a. 一般插入U盘,可能会自动挂载,那么,需要手动解挂
df -h 查看挂载点,然后解挂。如下图所示:
   
b. 确定磁盘之前是否已经分过区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表---list partition table(s)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dev/sdb之前分过区。
    
c. d盘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024 count=10240
一般将前512字节的MBR信息删除后,该盘就没有分区信息了。
      /dev/null 回收站(写)
      /dev/zero     不管读多少都是零
      /dev/random   读出来的数据为随机的
    
2. 分区
[root@frank ~]#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m //打印帮助列表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设置某个分区为活动分区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个分区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查看所有分区类型,以供我们设置相应分区的类型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建一个分区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打印分区表信息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并不保存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改变某个分区的id(类型)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并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a. 通过fdisk的n指令来新建一个分区

b. 通过fdisk的t指令来改变分区的类型

c. 通过fdisk的a命令设置主活动分区
      
Q1:为什么fdisk设置分区类型后还需要mkfs.xxx命令来进行格式化,即partition type和fs type的区别?
partition types id一般用来指明该分区是给那种OS识别使用,感觉partition type的概念比fs type的大;
当指定partition type id后,类似指定这个分区是给什么操作系统来用,至于这个操作系统支持什么类型的文件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格式化成什么类型的文件系统,一般一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 所以,一般应该将fs type对应partition type。
d. 将磁盘分好区后,使用 fdisk w保存退出。
         
        如果这个时候ls /dev/sdb* 如果看不到所分的分区节点
        partx -a    /dev/sdb          //重新加载分区表
f. 分区完成后,接下来就进行格式化。
        
说明:ntfs格式的U盘或硬盘,Linux下不会自动挂载。
        3种方式挂载ntfs格式的磁盘
          1.  ntfs-3g     /dev/sdbx /mnt
          2.  mount.ntfs-3g  /dev/sdbx      /mnt
          3.  mount -t  ntfs-3g  /dev/sdbx  /mnt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