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数据库

一、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每一列都是不可拆分的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属性不能传递依赖于主属性

https://blog.csdn.net/qq_15037231/article/details/61628143

二、主键

<1>自增ID

优:数据库自动增加,int/bigint,SQL Server默认聚集索引,空间小,可以有业务意义

劣:多库环境、不同环境的数据库ID冲突;容易泄露信息

<2>Guid

优:GUID程序生成的,全球唯一,插入数据库,不会错误的join,无限的,方便导入

劣:空间大,没有自身含义,没有聚集索引(创建时间来聚集),查询效率比较低

三、外键

优:外键做数据关联,级联删除,有严格数据关系的时候用外键

劣:导入麻烦,增删改时数据库多一步操作

合理使用:尽量少的使用外键,大型互联网项目瓶颈一般都在数据库,尽量少的让数据库做事

四:数据库事务

多条sql作为一个整体提交给数据库系统,要么全部执行完成,要么全部取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逻辑单元

原子性: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一致性:事务执行完,数据都是正确的

隔离性:两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张表,B事务要么是在A事务前完成,要么在A事务完成时执行(锁表)

持久性:数据提交后 就固化下来

五、锁

1.乐观锁 (通过程序设计,高性能)

1)认为没有并发,读取数据--修改--保存(没有锁),通过数据判断

2)更新的时候做一个判断,需要一个判断维度(时间戳/long数字),就判断这个时间戳

先查询--再更新,查询出来以后,得到时间戳,在更新的时候加1(规则统一),判断加1之后的数据是否大于之前的时间戳,大于则正常更新,否则这个数据被修改过,就不能操作--失败了

3)规则需要统一

2.悲观锁(基于数据库锁机制完成,影响性能)

1)认为任何时候都可能多线程并发,认为我们在操作某一条数据的时候,刚好别人在操作

2)共享锁 S锁 读锁,允许别的事务来读,但是不允许修改;读完就释放,锁定数据页(除非holdlock就一直锁定)

3)排他锁 X锁 写锁,准备写数据,不允许读也不允许写---insert

4)行锁  where id=123

5)表锁   where 1=1

3.如何避免死锁

死锁其实完全避免不可能;更多的是降低死锁的概率

1)不用锁就不会死锁,建议使用乐观锁(高性能)

2)统一操作顺序,先A后B再C,在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需要统一顺序

3)最小单元锁,锁里面尽量减少操作

4)避免事务中等待用户输入,避免在事务中等待时间过久

5)减少数据库并发---微服务

6)分库分表表分区

7)降低事务级别

8)设置死锁时间 set lock_timeout(锁超时时间)

六、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合,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称并给出参数来执行。可以独立的来完成业务逻辑计算,就类似于在程序中的某一个方法,单纯从数据库角度来说,就像在数据库中定义的用来处理业务逻辑的Api

存储过程的优势:

1.存储过程允许标准组件式编程,每一个业务逻辑的处理都可以独立定义成一个存储过程,面对一些业务逻辑的更新,其实只需要修改数据库存储过程即可

2.存储过程能够实现较快的执行速度

3.存储过程减轻网络流量

4.存储过程可被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

posted @ 2020-04-21 11:17  yomi丶  阅读(1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