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数据采集”是制造类企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但也不准确,确切的说应该是“工业互联网”是制造类企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而工业互联网包含了“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工业互联网实现“感知”的部分,也是传统工业软件里的SCADA,即SupervisoryControI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就是构建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面向企业CIO、CTO、 CDO 等信息化主管与核心业务管理人员,帮助其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中确定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与应用模式,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实质上就是物理形式的工厂在数字空间的投射,并基于此来实现的以人机物(Human,Machines,Things)泛在互联为基础上,深度感知为支撑,智能决策为导向,精准管控为目的的细胞元化(cell,蜂窝)IT/CT/OT一体化工业系统,也叫数字孪生系统(CPS,信息物理系统),如下图所示:
3UCS数字化工厂之数字-工厂映射图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操作数字空间的对象来控制改变物理空间的实体对象,同样物理空间的实体发生状态变化,数字空间的对象也相应发生改变,所以泛在的万物互联才是根本。数字化本身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更方便的处理数字数据进行分析的独特优势,这样我们可以方便的利用物理实体的数字映射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方法帮助预判,辅助决策或直接驱动,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完整的闭环,如下图所示:
数字化转型中企业级拓扑图(3UCS)
 
 
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含义是构建“业务数字化、数字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业务化”闭环,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力反哺业务。因此信息化主要负责部门是IT部门,而数字化,主要对象部门为业务部门,并且是“一把手”工程,须从企业最高领导人转型开始。与传统信息化更多关注的是人和流程不同,数字化强调的是人、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连通与联动,在数字世界构建一个第三维数字空间,数字空间的数据和模型控制物理世界的实体,也就是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最终服务于人,这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数据采集只是“感知”环节,工业互联网的重心在于基于物联网构建的泛在互联的网络提供服务,为业务服务,工业Apps即工业软件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的最终出口,所以离开工业APPs来谈工业互联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打造工业APPs平台应该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中之重,提升工业APPs个性化差异化场景化等适应能力是工业互联网助力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最为有力的推手,3UCS与武科大联合打造的软件应用快速定制平台xPlus就不错,3UCS的工程师参考某头部ERP成功定制的3UCS ERP(XBS)花了不足3月,在xPlus基础上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xWorks内置了丰富的工业互联网协议,支持SQL\NoSQL大数据存储交换等,该平台是个开放的(bizfree:5S软件就是将软件应用全维度简单化的软件系统),还提供了不错的开源资源拿来改改就可以用,确实挺方便的。工业APPs个性化定制也方便,关于定制可参看bizfree:分分钟快速定制您的专属个性化软件应用"


posted on 2022-11-12 10:04  BizFree  阅读(1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