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工具 sar

linux sar命令详解

 

sar(System Activity Reporter系统活动情况报告)是目前 Linux 上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之一,可以从多方面对系统的活动进行报告,包括:文件的读写情况、系统调用的使用情况、磁盘I/OCPU效率、内存使用状况、进程活动及IPC有关的活动等。本文主要以CentOS 6.3 x64系统为例,介绍sar命令。

root@ranger-PC:~# sudo apt install searchandrescue

sar命令常用格式

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其中:

t为采样间隔,n为采样次数,默认值是1;

-o file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file 是文件名。

options 为命令行选项,sar命令常用选项如下: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v: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d:输出每一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r: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b:显示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a:文件读写情况

-c:输出进程统计信息,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R:输出内存页面的统计信息

-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w: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1. CPU资源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u -o test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17:06:16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17:06:26 all 0.00 0.00 0.20 0.00 0.00 99.80

17:06:36 all 0.00 0.00 0.20 0.00 0.00 99.80

17:06:46 all 0.00 0.00 0.10 0.00 0.00 99.90

Average: all 0.00 0.00 0.17 0.00 0.00 99.83

输出项说明:

CPU:all 表示统计信息为所有 CPU 的平均值。

%user:显示在用户级别(application)运行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nice:显示在用户级别,用于nice操作,所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ystem:在核心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iowait:显示用于等待I/O操作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hypervisor)为另一个虚拟进程提供服务而等待虚拟 CPU 的百分比。

%idle:显示 CPU 空闲时间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1. 若 %iowait 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2. 若 %idle 的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 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

3. 若 %idle 的值持续低于1,则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 CPU 。

如果要查看二进制文件test中的内容,需键入如下sar命令:

sar -u -f test

2. 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核心表的状态,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v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17:10:49 dentunusd file-nr inode-nr pty-nr

17:10:59 6301 5664 12037 4

17:11:09 6301 5664 12037 4

17:11:19 6301 5664 12037 4

Average: 6301 5664 12037 4

输出项说明:

dentunusd:目录高速缓存中未被使用的条目数量

file-nr:文件句柄(file handle)的使用数量

inode-nr:索引节点句柄(inode handle)的使用数量

pty-nr:使用的pty数量

3. 内存和交换空间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sar -r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memused: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4. 内存分页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sar -B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pgpgin/s: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pgpgout/s: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fault/s: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majflt/s: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pgfree/s:每秒被放入空闲队列中的页个数

pgscank/s:每秒被kswapd扫描的页个数

pgscand/s:每秒直接被扫描的页个数

pgsteal/s:每秒钟从cache中被清除来满足内存需要的页个数

%vmeff:每秒清除的页(pgsteal)占总扫描页(pgscank+pgscand)的百分比

5. I/O和传送速率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缓冲区的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b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18:51:05 tps rtps wtps bread/s bwrtn/s

18:51:15 0.00 0.00 0.00 0.00 0.00

18:51:25 1.92 0.00 1.92 0.00 22.65

18:51:35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0.64 0.00 0.64 0.00 7.59

输出项说明:

tps:每秒钟物理设备的 I/O 传输总量

rtp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

wtp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总量

bread/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bwrtn/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6. 进程队列长度和平均负载状态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进程队列长度和平均负载状态:

sar -q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19:25:50 runq-sz plist-sz ldavg-1 ldavg-5 ldavg-15

19:26:00 0 259 0.00 0.00 0.00

19:26:10 0 259 0.00 0.00 0.00

19:26:20 0 259 0.00 0.00 0.00

Average: 0 259 0.00 0.00 0.00

输出项说明:

runq-sz: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plist-sz: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ldavg-1:最后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System load average)

ldavg-5:过去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ldavg-15:过去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7. 系统交换活动信息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sar - W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19:39:50 pswpin/s pswpout/s

19:40:00 0.00 0.00

19:40:10 0.00 0.00

19:40:20 0.00 0.00

Average: 0.00 0.00

输出项说明:

pswpin/s:每秒系统换入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pswpout/s:每秒系统换出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8. 设备使用情况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设备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 sar -d 10 3 –p

屏幕显示如下:

17:45:54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17:46:04 scd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46:04 sda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46:04 vg_livedvd-lv_root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46:04 vg_livedvd-lv_swap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其中:

参数-p可以打印出sda,hdc等磁盘设备名称,如果不用参数-p,设备节点则有可能是dev8-0,dev22-0

tps:每秒从物理磁盘I/O的次数.多个逻辑请求会被合并为一个I/O磁盘请求,一次传输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rd_sec/s:每秒读扇区的次数.

wr_sec/s:每秒写扇区的次数.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扇区).

avgqu-sz:磁盘请求队列的平均长度.

await:从请求磁盘操作到系统完成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消耗时间,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1秒=1000毫秒).

svctm:系统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时间,不包括在请求队列中消耗的时间.

%util:I/O请求占CPU的百分比,比率越大,说明越饱和.

1. avgqu-sz 的值较低时,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2. 当%util的值接近 1% 时,表示设备带宽已经占满。

要判断系统瓶颈问题,有时需几个 sar 命令选项结合起来

怀疑CPU存在瓶颈,可用 sar -u 和 sar -q 等来查看

怀疑内存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r 和 sar -W 等来查看

怀疑I/O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u 和 sar -d 等来查看

发布于 2020-01-03 20:49
 
 

和sar比起来,其他Linux命令都是猹

 

和sar比起来,其他Linux命令都是猹

原创:小姐姐味道(微信公众号ID:xjjdog),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我决定把今年装x的机会,留给sar命令。它是一个Linux下的监控工具,一直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之所以让人望而生畏,主要是由于它繁多的参数。但,这么强大的命令,并非无章可循,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今天就和xjjdog一起,寻觅sar命令的隐秘之处,共同沾得帝王之气,以便傲视群cmd,彰显自己侧漏的霸气!

sar命令很简单,它的参数主要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四部分,是可选的,也就是说,最终要的参数,就剩下一个,那就是类型。这个参数的值非常的多,我们暂且放在一边,看一下以上命令的简单意义。

  1. 类型,也就是我们要获取的是哪个类型的指标数据,这里的-n,代表的是监控一些网络信息
  2. 类型参数,有的类型带有参数,有的没有。这里的DEV,代表的是监控网卡信息
  3. 时间间隔,表示多少采样一次数据,这里的1就是1秒
  4. 次数,表示采样的次数。比如时间间隔是3,采样次数是4,那么sar命令将会阻塞12秒钟

我们来看小小偷窥一下它的输出。

# sar -n DEV 1 2
03:10:29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03:10:30 PM        lo     30.00     30.00      2.09      2.09      0.00      0.00      0.00      0.00
03:10:30 PM      eth0      6.00      2.00      0.38      0.32      0.00      0.00      0.00      0.00

03:10:30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03:10:31 PM        lo     39.00     39.00      2.95      2.95      0.00      0.00      0.00      0.00
03:10:31 PM      eth0     11.00     12.00      0.72      5.26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Average:           lo     33.00     33.00      2.38      2.38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9.33      8.33      0.60      2.39      0.00      0.00      0.00      0.00

非常非常规整的二维数组,不像top命令那种张狂的显示(top -b -n 1可以输出当前信息)。可以很方便的使用sedawk这样的工具进行处理。

了解这命令构成的各个部分,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来看具体的参数,都有哪些了。能不能抓到这只猹,在此一举。

之所以说sar命令,站在鄙视链的顶端,那是因为它的参数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再也不需要各种iostattopvmstat等五花八门的命令,只需要一个sar,就能统一天下。

Linux下的资源监控,不外乎下面几种。有磁盘CPU网络内存IO等。不好意思,sar都能监控到,就是这么目空一切。 localfile://media/15419901472131/15421816552644.jpg

 

接下来,我们就来漫游一小把。

1. CPU信息

我们就先从cpu信息开始说起。作为计算机的大脑,作为一个指挥者,我们要监控它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对于CPU有下面三种监控。

(1)利用率,使用sar -u,我们看下它的执行结果。可以看到每种类型的使用情况,和top命令种的意义,是一样的。

# sar -u 1 1
03:37:39 P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3:37:40 PM     all      0.25      0.50      0.50      0.00      0.00     98.75
Average:        all      0.25      0.50      0.50      0.00      0.00     98.75

(2)负载,使用sar -q,同样的,和top的参数意义是相似的。除了load值,它还显示了等待队列的长度,对于排查排队问题非常有帮助。

# sar -q  1 1
03:40:15 PM   runq-sz  plist-sz   ldavg-1   ldavg-5  ldavg-15   blocked
03:40:16 PM         0       468      0.02      0.04      0.00         0
Average:            0       468      0.02      0.04      0.00         0

(3)中断,使用sar -I,注意i是大写的。由于有不同的换算方式,所以中断的参数,分为默认SUMALL等。

# sar -I SUM 1 2
03:44:36 PM      INTR    intr/s
03:44:37 PM       sum   1118.00
03:44:38 PM       sum   1024.00
Average:          sum   1071.00

(4)上下文切换,使用sar -w,它经常与监控swap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的sar -W搞混,所以要注意。

# sar -w  1
04:08:33 PM    proc/s   cswch/s
04:08:34 PM      0.00   1686.00

2. 内存信息

看完了CPU就再看内存。CPU跑满了机器可能表现就是慢点,内存跑满了可是要死人的。

内存主要是分为下面这些部分,我们平常监控的,主要是物理内存虚拟内存内核等。

(1)内存利用率,使用sar -r命令。有些sar版本可能会有sar -R,但一般小写的就够了。

# sar -r 1 1
03:48:39 PM kbmemfree   kbavail kbmemused  %memused kbbuffers  kbcached  kbcommit   %commit  kbactive   kbinact   kbdirty
03:48:40 PM   1663884   2650804   6057692     78.45         0   1001040   6954428     90.06   4915476    582184       100
Average:      1663884   2650804   6057692     78.45         0   1001040   6954428     90.06   4915476    582184       100

(2)swap交换分区。对于swap分区来说,就可以使用sar -S。效果如下。如果想要看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非容量情况),就要切换到sar -W命令。

# sar -S 1 1
04:05:22 PM kbswpfree kbswpused  %swpused  kbswpcad   %swpcad
04:05:23 PM         0         0      0.00         0      0.00
Average:            0         0      0.00         0      0.00

(3)内核使用情况,主要是使用sar -v命令。v一般在别的命令中用作版本展示,sar命令用来输出slab区的一些信息,可以说是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

# sar -v  1
04:10:17 PM dentunusd   file-nr  inode-nr    pty-nr
04:10:18 PM    115135      3776    111146         3
04:10:19 PM    115145      3776    111151         3
04:10:20 PM    115149      3776    111155         3

(4)sar还能监控到内存分页信息,它有一个牛x的名字sar -B,来看看它的效果。

# sar -B
04:15:39 PM  pgpgin/s pgpgout/s   fault/s  majflt/s  pgfree/s pgscank/s pgscand/s pgsteal/s    %vmeff
04:15:40 PM     20.00     10.00      0.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4:15:41 PM     16.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4:15:42 PM     20.00    186.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 I/O信息

IO信息监控,同样是一个响亮的sar -b,不过这里的b,变成了小写的。

# sar -b 1 2

04:17:25 PM       tps      rtps      wtps   bread/s   bwrtn/s
04:17:26 PM      6.00      4.00      2.00     32.00     23.00
04:17:27 PM      5.00      5.00      0.00     48.00      0.00
Average:         5.50      4.50      1.00     40.00     11.50

如果你要找问题,就要配合着iowait去找了。

你可能会说,这里面的输出,才有5个选项,完全没有iostat输出的多!有个鸟用?这是因为你还没用到sar -d,我们来看他的效果。呵呵,就是个iostat的翻版啊。

# sar -d   1
04:18:47 PM       DEV       tps     rkB/s     wkB/s   areq-sz    aqu-sz     await     svctm     %util
04:18:48 PM  dev253-0      4.00     16.00      0.00      4.00      0.00      0.50      1.75      0.70
04:18:49 PM  dev253-0      5.00     84.00      0.00     16.80      0.00      0.60      1.80      0.90

4. 网络信息

接下来,我们看最复杂的网络信息。说它复杂,是因为它的参数非常的多,比如上面说到的DEV,就表示的网络流量。

  1. DEV 网卡
  2. EDEV 网卡 (错误)
  3. NFS NFS 客户端
  4. NFSD NFS 服务器
  5. SOCK Sockets (套接字) (v4)
  6. IP IP 流 (v4)
  7. EIP IP 流 (v4) (错误)
  8. ICMP ICMP 流 (v4)
  9. EICMP ICMP 流 (v4) (错误)
  10. TCP TCP 流 (v4)
  11. ETCP TCP 流 (v4) (错误)
  12. UDP UDP 流 (v4)
  13. SOCK6 Sockets (套接字) (v6)
  14. IP6 IP 流 (v6)
  15. EIP6 IP 流 (v6) (错误)
  16. ICMP6 ICMP 流 (v6)
  17. EICMP6 ICMP 流 (v6) (错误)
  18. UDP6 UDP 流 (v6)

要命的是,这些参数的每个输出,还都不是一样的。可能是26个字母已经无法涵盖这么多参数了吧,所以sar命令统一把它加在了sar -n下面。好在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只和DEV参数打交道既可以了。

5. 如何安装

我们介绍过各种linux命令,像什么topvmstatmpstatiostat...等等等等。

最常用的一套“Vim“技巧
最常用的一套“Sed“技巧
最常用的一套“AWK“技巧

经过我们上面的介绍。发现,这些都不行。要数能力强,还得看sar命令。

sar(System ActivityReporter)是Linux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监控CPU、内存、网络、I/O、文件读写、系统调用等各种资源,算是一个万能的小能手。

sar命令同样是sysstat工具包里的命令,如果你无法执行,需要像下面这样安装。

yum install sysstat

sar对比top这样的命令,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显示历史指标。

所以你刚开始安装以后,尝试执行sar。结果报错了。

[root@localhost ~]# sar
Cannot open /var/log/sa/sa08: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就需要等一小会儿再执行,因为现在它还没有数据。一切面包牛奶,都会有的。

End

sar命令是可以看到历史记录的。那这些文件存在哪呢?我们可以在/var/log/sa目录下找到它们。但可惜的是,vim打开这些文件,是乱码!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导出它们。后面的数字,一般是当天的日期。

sar -A -f /var/log/sa/sa21 > monitor

这个monitor文件,我们可以使用图形化的工具打开,也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这里以kSar为例(一个java便携的GUI),选择载入monitor文件,即可出现下面的效果。

有了sar这个强大的命令,你就可以对系统的参数了如指掌。和sar命令比起来,其他的命令可真的是渣。第一是因为sar能看到历史,第二是因为sar功能强大。但那些命令即使是渣,我也用的很欢。原因也有两个,一个就是用习惯了,不想换;另外一个,就是那么牛x的sar命令,参数实在是有点反人类,真的不好记忆。

作者简介:小姐姐味道 (xjjdog),一个不允许程序员走弯路的公众号。聚焦基础架构和Linux。十年架构,日百亿流量,与你探讨高并发世界,给你不一样的味道。我的个人微信xjjdog0,欢迎添加好友,​进一步交流。​
发布于 2021-01-10 16:18
posted @ 2023-05-19 09:26  Bigben  阅读(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