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基础

一、接口测试基础

   接口实质上就是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一般来说有2种,一种是程序内部的接口,一种是系统对外的接口。我们一般测的都是系统对外的接口。

   接口分为webService接口和http api接口。webService接口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和返回数据都是xml格式。http api接口走http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方法,请求和返回数据都是key-value形式。返回数据格式都是json串,json是一种通用的数据类型,可以被任何语言接纳。常用的请求方式有get和post两种。

  get请求:没有请求体,只有请求头
                  get请求的参数只能写在url里面或者cookie里面
post请求:请求头、请求体
                  请参数放在请求体里面

  区别:一般get请求用来获取数据,post请求用来发送数据。

二、接口测试必要性

  1、可以发现很多页面上发现不了的bug

  2、检查系统的异常处理能力

  3、检查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4、前端随便变化,接口不变,后端就不用变。

三、接口测试流程  

  1、需求评审,熟悉业务和需求

  2、开发提供接口文档

  3、编写接口测试用例

  4、用例评审

  5、提测后开始测试

  6、提交测试报告

四、接口文档

  接口文档是接口测试的依据,接口文档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口说明

  2、调用url

  3、请求方法(get、post)

  4、请求参数

  5、返回参数

  6、请求、返回示例

  7、返回状态码说明

五、常用http状态码  

  1、200 2开头的都表示这个请求发送成功,最常见的就是200,就代表这个请求是ok的,服务器也返回了。
  2、300 3开头的代表重定向,最常见的是302,把这个请求重定向到别的地方了,
  3、400 400代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有语法错误,401代表访问的页面没有授权,403表示没有权限访问这个页面,404代表没有这个页面
  4、500 5开头的代表服务器有异常,500代表服务器内部异常,504代表服务器端超时,没返回结果

  

 

posted @ 2018-03-12 12:49  六三零  阅读(1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