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模型以及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

大模型(Large Model)通常指的是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而成,拥有数十亿甚至数千亿个参数。大模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数据。
以下是关于大模型的一些关键特点:
规模庞大:大模型包含数十亿个参数,模型大小可以达到数百GB甚至更大。
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通常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或Transformer模型。
强大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大模型能够处理和生成复杂的数据,如自然语言、图像和音频。
广泛的应用领域: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等。
需要大量数据: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大模型的例子包括:
BERT:一种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
GPT-3:一种能够生成文本、代码、翻译等多种内容的大规模语言模型。
T5: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文本到文本的转换模型。
 
学习大模型之前需要具备下面的基础知识,学习起来才不会吃力
线性代数:这是理解许多算法(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关键。主要概念包括向量、矩阵、行列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向量空间以及线性变换。
微积分:许多机器学习算法涉及到连续函数的优化,这需要理解导数、积分、极限和级数。多变量微积分以及梯度的概念也很重要。
概率论与统计学: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模型如何从数据中学习并进行预测至关重要。主要概念包括概率理论、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性、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推断。
大模型需要掌握Python,它 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编程语言,因其可读性、一致性和强大的数据科学库生态系统而特别适合机器学习。
Python 基础:掌握 Python 编程需要理解基本语法、数据类型、错误处理和面向对象编程。
数据科学库:包括熟悉 NumPy 用于数值计算,Pandas 用于数据操作和分析,以及 Matplotlib 和 Seaborn 用于数据可视化。
数据预处理:这包括特征缩放和标准化、处理缺失数据、异常值检测、分类数据编码,以及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机器学习库:熟练使用 Scikit-learn 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库提供了广泛的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理解如何实现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K 最近邻(K-NN)和 K-means 聚类等算法也很重要。主成分分析(PCA)和 t-SNE 等降维技术对可视化高维数据也非常有帮助。
神经网络是许多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特别是在深度学习领域。要有效利用神经网络,需要全面理解其设计和机制。
基础知识:包括理解神经网络的结构,如层、权重、偏置以及激活函数(如 sigmoid、tanh、ReLU 等)。
 
训练和优化:熟悉反向传播算法以及不同类型的损失函数,如均方误差(MSE)和交叉熵。理解各种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RMSprop 和 Adam。
 
过拟合:了解过拟合的概念(即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较差),各种正则化技术(如 dropout、L1/L2 正则化、提前停止、数据增强)以防止过拟合。
 
实现多层感知机(MLP):构建一个多层感知机,也称为全连接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迷人领域,它弥合了人类语言与机器理解之间的差距。从简单的文本处理到理解语言细微差别,NLP 在翻译、情感分析、聊天机器人等许多应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文本预处理:学习各种文本预处理步骤,如分词(将文本拆分为单词或句子)、词干提取(将单词还原为其根形)、词形还原(类似于词干提取,但考虑上下文)、停用词去除等。
 
特征提取技术:熟悉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理解的格式的方法。关键方法包括词袋模型(BoW)、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和 n-grams。
 
词嵌入:词嵌入是一种词语表示方法,它允许具有相似含义的词具有相似的表示。关键方法包括 Word2Vec、GloVe 和 FastText。
 
递归神经网络(RNNs):理解 RNNs 的工作原理,这是一种设计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探索 LSTM 和 GRU,这两种 RNN 变体能够学习长期依赖关系。
大模型功能有文本创作,摘要改写,代码编写,逻辑推理,分类,语义识别等。直接面向用户或者支持开发者,提供智能对话、文本生成、语义理解、计算推理、代码生成补全等应用场景, 支持联网搜索与深度思考模式,同时支持文件上传,能够扫描读取各类文件及图片中的文字内容。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推理大模型: 推理大模型是指能够在传统的大语言模型基础上,强化推理、逻辑分析和决策能力的模型。它 们通常具备额外的技术,比如强化学习、神经符号推理、元学习等,来增强其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非推理大模型: 适用于大多数任务,非推理大模型一般侧重于语言生成、上下文理解和自然语言处理,而不强 调深度推理能力。此类模型通常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训练,掌握语言规律并能够生成合适的内容,但缺乏像 推理模型那样复杂的推理和决策能力;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推理模型更适合一些逻辑性强,创造性强,复杂度高,深度很深的任务,逐步推理问题的每个步骤来得到答案;常用模型这是范围更广,适合目标明确,相对简单,依据已有算法和大量的数据训练来快速预测可能的答案;
 
图片
图片上传失败
 
提示语的基本元素可以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分为三个大类:信息类元素、结构类元素和控制类元素:
(1)信息类元素:决定了AI在生成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具体内 容,包括主题、背景、数据等,为AI提供了必要的知 识和上下文;
(2)结构类元素:用于定义生成内容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 决定了AI输出的结构、格式和风格。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控制类元素:用于管理和引导AI的生成过程,确保输出 符合预期并能够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实现高级提示语 工程的重要工具;
 
• Token 数量限制:目前,LLM通常具有 4K、8K、16K、32K和 128K等最大 Token 数量限制。当处理大量文本数据时,直接调用LLM 的API 可能会导致 Token 数量超出限制的错误。 这种限制影响了 LLM 处理长文本或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需要相应的策略来优化或规避。
实时更新问题:这是LLM 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由于LLM 本身无法通过网络实时获取新信息,这可能导致在数据信息过时后 LLM 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因此,解决实时更新问题对提升 LLM 的性能来说至关重要。
面临挑战
短期记忆问题:LLM 存在短期记忆问题,即当处理的数据量超过其 Token 数量限制时,LLM可能会遗忘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而导致性能下降。
•安全、隐私和社会问题:LLM 存在安全、隐私和社会方面的潜在风险。LLM 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泄露敏感信息,或者被用于实现不当目的,从而引发关于隐私保护、系统安全、社会公平和道德责任等的诸多问题。为确保 LLM 的合规性和社会可接受性,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监管。
•法律和道德问题:随着 LLM 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制定合适的法规和道德准则,以确保其使用既合理又安全,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厂商
模型
发布时间
智谱AI
GLM-10B
2021年9月
百度
文心一言
2023年3月16日
360
智脑
2023年3月29日
阿里巴巴
通义千问
2023年4月11日
商汤科技
日日新
2023年4月
科大讯飞
星火
2023年5月6日
华为
盘古3.0
2023年7月7日
腾讯
混元
2023年9月6日
月之暗面
Kimi
2023年10月9日
大华
星汉
2023年10月24
Deepseek
DeepSeek-Coder
2023年11月2日
海康威视
观澜
2024年1月
阶跃星辰
Step系列模型
2024年3月23日
字节跳动
豆包
2024年5月15日
 
posted @ 2025-04-10 19:12  一字千金  阅读(6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