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试官的一个月

背景

最近一个月组内有2个人员指标,前后端各一名,于是就开启了一个月不定时的面试之旅,从最开始面试下来的心惊胆战到今天最后一个面试的从容不迫,实属是非常不易的一个月,因此记录一下自己这一个月面试下来的一些经验,备忘而已。

面试过程

我的第一个面试是21年的的1月中旬,可能是临近春节的原因,一直没有收到合适的简历,且这时同事的组里也在同步招人,我们会将面试的一些反馈进行同步,一起分享一些面试的经验。闲下来的时候会翻翻同事们面试的一些人的情况,没想到看到一些不错的前端简历,不过被同事pass掉了,给出的理由是期望薪资太高。我内心的想法是,只要能力到位,钱都是好商量,恰好我手头上没什么简历,于是就有了想会会这人的想法,和hr那边简单沟通了下就安排成二面跟这人开始聊了,这也是这开始招人的第一个面试。

案例一 前端开发工程师(4年)

此人是一名女生,且是很像男孩子的一名女生,简历上的个人评价部分也介绍了自己各方面兴趣广泛,因此面试一开始我就报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她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但是面试完后有点失望,跟自己的预想有一些出入,且很多我期望的点没有到达。她有4年的前端开发经验,在前端方面的技术积累扎实,项目经验丰富,并且担任过前端组长,在职业规划上有较清晰的成长路线,想要成为一名前端架构师。学习方面,有较强的自我学习驱动力,前端的技术也是一直在成长;管理上,手下带了两个人,但是没有对这两人深入的了解与指导,更多的是一些工作上的常规交流,只能说是名义上要对这两人负责;性格上,不太健谈,跟面试官
有一些距离感。总体来说,能力符合,但现阶段与咱们公司的匹配度不高。

只能说非常的可惜,专业能力是达标了,但是一方面她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公司现阶段匹配度不高,另一方面我期望她是有过一些管理经验的或能力或意识的,主要考虑的是她有4年的专业技术积累的,是具备带团队的技术能力的了,但是上家公司作为组长对下面人员的成长帮助是不够的。

案例二 后端开发工程师(半年)

此人为20届毕业生,对微服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在京东有过实习经历,担任金融稳定项目的后端研发,在处理系统的高可用高并发上有过经验。目前所在的公司参与过核心系统的改造重构工作,有一定的架构思维。学习能力上表现较强,对于新技术能够快速学习并运用;沟通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够清晰地表达项目内容和相关技术;技术能力上还不够扎实。

作为20届的毕业生,我对他的期待是基础能力足够扎实,能够在工作中快速成长,但是基本的算法直接“拉跨”,且后端工程师对算法是有基本要求的,另一个致命伤是表达能力太弱,一个项目经他介绍下来,我没听明白这个项目是要做什么?自己承担的部分是什么?这种情况后面还遇到了好几个面试者。

案例三 后端开发工程师(3-4年)

此人为硕士毕业,且有接近4年的工作经验,好的部分是,经验比较丰富,特别是在java项目上,有开发过微服务的经验;英语水平较高,能够流畅的阅读英文技术文档;性格方面,比较落实,对公司的期望等都比较符合,契合度较高。不足之处:过于依赖开发工具和框架,很多技术原理一知半解,不利于技术的深入调优;可塑性相比年轻一些的要差一些,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惯性。

作为3到4年后端开发经验的面试者,大的优势的经验丰富,项目上手快,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会使用各种流行的框架和技术,但是一问框架底层就完全蒙了,大多停留在CRUD层面。我对这种情况的看法是,大多公司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普通开发人员,一方面是用工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员工也稳定。而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好的现象,你是要做“调包侠”、“工具人”?还是架构师、工程师呢?

案例四 JAVA开发工程师(4年)

这人是我面试的众多人员中基础能力最好的一个,且有4年的工作经验,对java的理解超过了大多数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非常难以做决定,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表达能力的问题,面试全程下来我非常的累,因为我需要各种引导他来回答问题,基本属于我问一个点说一个点的情况,从不多说!而且很内向,不会主动跟我沟通和询问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回答的不好。对于这个岗位我在面试初期时做了我需要的人才模型的,其中一条就是积极主动、沟通能力强,因为组内的现状就有些不太活跃,经常需要我去不断的暖场,活跃氛围。最终因为这一点,我还是忍痛割爱了。

案例五 前端开发工程师(4年)

这人是我通过的人,其实技术相比我面的其他人里面属于中等水平,但是让我很感动的点是虽然问题回答不上来,但是会虚心请教,不知道是不是面试技巧,但这点确实是加分行为。他的主要优势是性格很好、态度积极、善于沟通,利于团队间的合作,虽然技术上还有待提升,但是他让我看到了想要学习和提升的欲望,这让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看下他试用期的表现,看下是否能够继续培养。

案例六 JAVA开发工程师(3年)

这个也是我通过的人,技术能力在线,我问的问题基本都回答上来了,相比其他技术在线的人的优势是,他比较健谈,思路很清晰,无论是做项目介绍还是回到技术问题,能接收到他想要传达的关键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

经验总结

1. 表达能力

面试的人中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是因为这个原因淘汰的,我的观点是你的表达逻辑决定了你的思考逻辑,如果你表达的很混乱说明了你的思路也是混乱的,程序员最爱给自己找的借口是我做技术的不需要表达,看看那些技术大牛,哪个不是讲起技术来头头是道,逻辑清晰,基本挑不出毛病,亦或者看看别人的技术博客,整体的框架逻辑是不是非常清晰有条理性。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特别是技术能力还不错的,因为这个原因被淘汰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这部分能力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将自己的实现思路跟同事讲一遍,最好能够定期总结博客,训练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专业能力

做技术的根基就是我们的专业能力,随着现在各种优秀框架的发展,目前的大趋势是快速开发,有各种各样炫酷的组件可以直接拿来用,开发前端似乎演变成了各个组件之间的“缝合”,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丰富的组件开发对前端开发人员的成长是什么?亦或者前端开发越来越没有技术可言?过度依赖这些开源组件是不是会导致大家连最简单的按钮的不会写了呢?诚然,组件化的开发是可以大大提升开发效率的,但我觉得省下来的时间是应该关心下这些组件的实现方式和各种框架的源码,做组件的开发者、思考者。

我不反对使用框架提升开发效率,但是一个程序的专业能力不是体现在会多少框架的。在平时的开发中,一方面我们要总结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基础也不能丢,关于面试中底层技术能力的考查之前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问题:从HashMap面试聊聊互联网内卷,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我在面试中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回答者呈两级分化,一种是完全不懂,另一种是很明显背过的,很遗憾的是没有遇到是真正理解的,虽然如此,背过的人肯定是好于完全不懂的,至少证明这位面试者是比较好学的,态度是认真的。

3. 学习能力

你的学习规划是怎样的?平时是怎么学习的?

这是我对有意向的面试者必问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回答的好的话,我会忽略掉此人之前没有回答上来的一些问题,毕竟学习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做多远的关键,不管你现在处在哪个水平,主要学习能力强,学习意愿强,我都是愿意给机会让人成长的。因此在面试时,需要很好的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规划一条学习路线吧!什么时候都不玩,最好的学习开始时间就是现在。

4. 其他

我一般还会看面试者的个人发展规划,这一点能够决定这个人的稳定性,如果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冲突太大,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因此面试者前期也可以多做一些调研,看下这家公司的发展是否和自己吻合,面试被淘汰了也别太灰心,如果面试问题都达到比较满意的话一般都是双方发展契合的问题,这就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另外,还有兴趣爱好等等。

附一份我整理的面试问题,以供参考,祝大家收到找到自己心仪的offer。

posted @ 2021-03-03 23:37  bGpi  阅读(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