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描述

  1. 数据库需求分析
    核心目标:支撑家教平台核心业务,包含用户管理、需求匹配、课程服务、支付结算四大模块。
    角色与功能:

家长:发布需求(科目/时间/预算)、选择教师、支付课时费、评价教师。

教师:完善资料(科目/资历/可授课时间)、接单、管理课程、获取报酬。

管理员:审核资质、处理纠纷、维护系统数据。

关键数据项:

动态需求:需求状态(待接单/授课中/已完成)、紧急程度、地理位置(支持附近教师推荐)。

课程闭环:课程记录需关联支付状态(未支付/已支付/退款中)、授课内容存档(如课件链接)。

评价维度:分项评分(专业性/守时性)、文字评价、匿名标识。

  1. 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
    实体定义:

用户基表:统一管理账号、密码、联系方式,通过角色字段(家长/教师/管理员)区分权限。

教师扩展表:独立存储教学资质(证书图片路径)、可授课科目(多选)、时薪、评分(动态计算)。

需求表:包含家长需求描述、期望时间窗口、预算范围,通过状态机控制流程(如从“待接单”到“已关闭”)。

课程事务表:记录每节课的授课时间、内容摘要、支付流水号,作为评价与结算的基准单元。

关系建模:

家长—需求:1:N,一个家长可发布多个需求。

教师—需求:M:N,通过“接单记录表”实现多对多匹配,记录教师申请时间、接单状态(待确认/已接受/已拒绝)。

课程—支付:1:1,每节课对应唯一支付订单,通过事务保证状态一致性(如支付成功后自动更新课程状态)。

  1. 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式)
    核心表结构:

优化设计:

反范式处理:在Teacher表中冗余avg_rating字段,避免频繁联表计算评分。

索引策略:对Demand.location建立空间索引加速附近教师推荐;对Demand.subject和Teacher.subjects建立全文索引优化搜索。

  1. 物理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

数据库选型:MySQL 8.0,利用其GIS功能支持地理位置查询,JSON字段存储动态科目列表。

存储优化:

分区表:按年份对课程表进行水平分区,提升历史数据查询效率。

冷热分离:将归档课程记录迁移至ClickHouse,减少主库压力。
2.
一、用户特性分析与界面功能任务设计
用户特性分析

家长:年龄跨度大(25-50岁),关注操作便捷性、信息直观性,需快速发布需求并筛选教师。

教师:多为年轻群体(20-35岁),注重功能效率(如接单响应、课程管理),偏好清晰的任务引导。

学生:青少年为主(10-18岁),界面需简洁活泼,减少复杂操作,侧重课程提醒与互动功能。

管理员:需数据可视化面板,支持批量操作(如资质审核、投诉处理)。

功能任务分解

核心任务链:

家长:发布需求(科目/时间/预算)→ 筛选教师(评分/距离/价格)→ 预约课程 → 支付 → 课后评价。

教师:完善资料(上传证书/设置可授课时间)→ 浏览需求列表 → 接单 → 课程提醒 → 查看收入。

辅助任务:

学生:课程日历查看 → 课件下载 → 在线提问。

管理员:数据统计(订单量/投诉率)→ 敏感词过滤 → 系统日志监控。

二、界面类型选择与工具设计实践
界面类型适配

移动端主导:采用底部导航栏+悬浮按钮的混合布局(适合高频操作),优先适配iOS/Android。

家长主页:顶部为需求发布入口,下方卡片流展示推荐教师(含评分、距离、价格标签)。

教师端:采用任务中心模式,突出“待接单需求”列表,支持滑动筛选(科目/距离)。

Web端辅助:面向管理员,使用仪表盘+表格筛选,集成ECharts图表展示运营数据。

设计工具与原型实现

工具链:Figma完成低保真原型 → Axure添加交互逻辑 → 用户测试通过墨刀生成可演示高保真模型。

关键交互细节:

需求发布页:分步骤引导(①选择科目 → ②设置时间 → ③输入预算),减少表单压力。

教师资料页:采用标签页分隔“基本信息/评价/授课记录”,支持一键收藏教师。

支付流程:集成支付宝/微信支付SDK,提供进度条反馈(①确认金额 → ②选择支付方式 → ③完成)。

三、界面设计原则落地策略
合适性原则

角色差异化设计:

家长端:以暖色调(橙色)营造信任感,重点突出“附近教师”地图视图(集成高德API)。

教师端:采用冷色调(蓝色)提升专业感,课程时间表以甘特图形式展示,支持拖拽调整。

简便易操作性

智能预设:家长发布需求时,自动填充历史选择科目与常用地址。

快捷入口:教师主页添加“快速接单”悬浮按钮,直接匹配最新高预算需求。

交互控制强化

实时反馈机制:

接单成功后震动+弹窗提示,同步推送短信通知。

课程开始前30分钟发送App推送及微信服务消息,避免遗忘。

防误操作设计:支付页面二次确认弹窗,支持中途返回修改订单。

媒体组合优化

多模态展示:

教师资质证书支持图片放大查看,辅以OCR识别自动提取关键信息(如证书编号)。

课程评价模块嵌入语音评价转文字功能,满足家长快速输入需求。

动效克制使用:仅在关键转换(如支付成功)添加微动画(粒子效果),避免干扰用户。

四、验证与迭代
A/B测试:对比“列表式”与“卡片式”需求展示的点击率,优化信息密度。

眼动追踪实验:分析家长筛选教师时的视觉热点,调整评分、价格标签的布局优先级。

无障碍适配:为色弱用户增加高对比度模式,关键按钮添加文字标签(如“搜索”图标旁固定文字)。

总结:
通过角色特性拆解核心任务流,以移动端为主导设计场景化界面,结合智能预设与多模态交互降低操作门槛。例如,家长发布需求时,
系统自动推荐最近三次的科目选择,并通过地图直观展示教师位置;教师端则通过甘特图时间轴避免课程冲突,实现“需求-接单-授课-结算”全链路无缝衔接,
最终构建符合不同角色心智模型的高满意度界面。

posted @ 2025-05-08 19:36  azhar904  阅读(5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