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2-《文章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条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12Grade23ComputerScience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点我查看作业要求(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12Grade23ComputerScience/homework/13472)
这个作业的目标 本次作业核心是需求规格说明

一、《文章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前端仓库https://github.com/changlu812/TanhT-front
后端仓库https://github.com/Wangjiahui1266/TanhT-backend

  1. 系统概述
    1.1 产品背景
    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个人及小型团队(如学生、博主、小型团队)需要一种高效、智能的工具来管理日益增多的文章与知识笔记。现有工具或过于简单(缺乏深度组织能力),或过于复杂(如一些大型内容管理系统)。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极简、智能、互联的文章管理系统,帮助用户轻松管理、检索和连接自己的知识资产。

1.2 系统描述
本系统是一个轻量级的文章管理系统,聚焦于文章写作、分类管理、内容检索与知识关联等必要功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流畅而高效的内容管理体验。用户可以进行文章的创建、编辑、分类、检索和管理。系统的核心亮点在于通过全局全文搜索和文章手动关联功能,解决用户“找不到”和“知识孤立”的痛点,实现从“文章仓库”到“个人知识中枢”的升级。

1.3 预期的用户量
基于目标用户(在校学生、内容创作者)的广泛性及项目的实用性,在项目发布并初步推广后,预期初期用户量为500人。此数值考虑了在校园或特定兴趣社群内传播的可行性。

  1. 面向用户分析
    用户角色 核心特征与需求 使用场景
    在校学生 需要管理课程笔记、论文、读书报告。
    需求是:分类清晰、易于查找、支持多种格式。 撰写毕业论文时,快速找回一年前读过的相关文献笔记。
    内容创作者 频繁产出和修改文章。
    需求是:稳定的写作体验、文章内部相互引流、SEO友好。 发布一篇新技术文章时,能方便地链接到之前写的基础概念文章,引导读者阅读。
    小型团队 有体系化整理知识的习惯,并需要与团队成员共享知识内容。
    需求是:强大的检索能力、灵活的内容组织方式。 团队在进行项目复盘时,通过输入关键词,能快速聚合所有成员写过的相关文档,形成完整的项目故事线。

  2. 功能性需求
    3.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相关需求:
    01: 系统应允许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注册。
    02: 系统应允许已注册用户登录。
    03: 系统应允许登录用户修改个人基本信息。

3.2 文章管理模块
文章管理相关需求:
01: 系统应允许用户创建、编辑、删除和查看文章。
02: 系统应允许用户为文章设置一个或多个分类。
03: 系统应允许用户管理(增、删、改、查)文章分类。

3.3 核心升级功能
搜索功能相关需求:
01全局全文搜索:
系统应提供一个全局搜索框。用户输入关键词后,系统应能同时在文章的标题和正文内容中进行检索,搜索结果页面应列出所有匹配的文章。
02文章手动关联:
在文章编辑页面,系统应提供一个界面,允许用户通过搜索文章标题来关联已存在的其他文章。在文章详情页底部,系统应自动显示所有被手动关联的文章列表。

  1. 技术需求
    01性能需求:
    页面平均加载时间应小于2秒。

全文搜索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秒内完成。
02可用性需求:
界面设计简洁直观,符合主流Web应用操作习惯。
首次使用的用户无需培训即可完成文章发布和搜索等核心操作。
03安全需求:
用户只能操作自己创建的文章和数据,严格的前后端权限校验。
04可靠性需求:
系统应保证每周7x24小时稳定运行,核心功能(如文章保存、搜索)的可用性不低于99.9%。

  1. 系统价值阐述
    真实性:
    本系统解决的问题源于真实场景。任何需要写作和记录的人都会面临“资料太多,找不到”的困境。其功能设计(如全文搜索)是对标小红书、知乎等成熟内容产品的核心体验,具有强烈的现实基础。

可用性:
系统在已有完备的增删改查基础上,新增功能均以提升易用性为核心。全局搜索让查找变得极其简单;手动关联的操作流程与“添加标签”类似,可以降低用户查找关联文章成本。

价值所在:
系统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它通过技术手段节省了用户大量查找和整理信息的时间,并通过构建文章间的联系,帮助用户激发新思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提升价值。

二、前端仓库的issues截图
0
1
2

三、团队分工
阿依古再丽(3223004595,项目管理):统筹项目进度,用敏捷 Scrum 协调跨角色沟通,把控开发节奏,解决协作阻塞问题。​
刘雨彤(3223004595,产品经理):主导需求调研与原型设计,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平衡用户体验与技术实现难度。​
王嘉慧(3223004385,后端开发者):搭建后端架构、设计数据库与 API 接口,用 Redis 优化搜索性能,保障系统稳定性。​
罗佳楠(3223004600,前端开发):开发页面与交互功能,实现响应式适配,优化草稿自动保存等用户体验细节。​
王腾(3123004366,测试 QA):全流程质量检测,提前识别需求风险,编写测试用例,跟踪上线后问题修复。​

四、每个人的感想​
阿依古再丽:协调各角色推进项目时,深刻体会到敏捷模式的高效,看着里程碑逐步落地,更懂统筹规划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刘雨彤:从调研用户需求到输出原型,在平衡体验与技术可行性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产品设计需扎根用户实际痛点。​
王嘉慧:攻克全文搜索性能优化的难题后,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也明白后端架构扎实是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
罗佳楠:当看到自己开发的页面在移动端流畅适配,且用户能轻松完成文章关联操作时,觉得所有细节打磨都值得。​
王腾:从需求评审阶段规避风险,到验证 Bug 修复效果,深刻认识到测试是保障用户使用体验的关键防线。

posted @ 2025-11-11 23:06  阿依古再里·艾力  阅读(2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