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和WebSocket的区别
最近我在研究ChatGPT的流式API的时候接触到了SSE协议,发现这个协议与WebSocket协议非常的像,于是编写了这篇博客,记录下来他们之间的区别
AI生成
SSE(Server-Sent Events)和WebSocket都是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实现实时通信的技术,但它们在设计和使用上有一些区别。
- 协议:
○ SSE基于HTTP协议。它使用常规的HTTP连接,但是服务器可以在任何时候发送数据给客户端,而不需要客户端明确地请求。
○ WebSocket也是建立在HTTP之上的,但它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创建了一个全双工的通信通道,允许双方随时发送消息。 - 连接性:
○ SSE是单向通信,只允许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 WebSocket是双向通信,允许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交换。 - 实时性:
○ SSE适用于单向的实时通信,例如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实时更新。
○ WebSocket更适用于需要双向实时通信的场景,例如在线聊天应用或在线游戏。 - 适用场景:
○ SSE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实时通知场景,如新闻推送、股票价格更新等。
○ WebSocket更适合复杂的实时应用,如在线游戏、即时聊天和协同编辑。 - 兼容性:
○ SSE在现代浏览器中得到了广泛支持,但在某些旧版本浏览器中可能会有限制。
○ WebSocket也在现代浏览器中有很好的支持,但需要注意在某些网络环境下可能会被阻塞。
总的来说,选择使用SSE还是WebSocket取决于你的应用需求。如果只需要单向的实时通知,而且对于一些兼容性问题可以接受的话,SSE可能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选择。如果需要双向实时通信,WebSocket提供了更灵活和强大的解决方案。
SSE是一种基于HTTP的单向通信机制,用于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 建立连接:客户端通过发送HTTP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在请求中,客户端指定了接收事件的终点(Endpoint)。
- 保持连接:服务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保持连接打开,并定期发送事件数据给客户端。
- 事件流:服务器使用 “Content-Type: text/event-stream” 头部标识SSE连接,并使用特定格式的数据(事件流)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处理事件:客户端通过JavaScript的 EventSource 接口监听SSE连接,一旦接收到事件,就可以处理数据并更新页面。
- SSE协议默认是以\n\n来作为消息的结束标志,所以需要注意消息中不能包含两个换行符,如果必须要包含的话,可以选择对换行符进行转移
WebSocket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协议,它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持久连接,实现双向通信。WebSocket的工作原理如下:
- 握手阶段: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WebSocket握手请求,服务器返回握手响应。在这个阶段,客户端和服务器协商选择协议和版本。
- 建立连接:握手成功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持久连接,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 双向通信:一旦连接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主动发送消息给对方。数据可以以文本或二进制格式进行传输。
- 断开连接:当任一方决定关闭连接时,可以发送关闭帧来终止连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