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算法相关知识

“消息摘要”(Message Digest)是一种能产生特殊输出格式的算法,这种加密算法的特点是无论用户输入什么长度的原始数据,经过计算后输出的密文都是固定长度的,这种算法的原理是根据一定的运算规则对原数据进行某种形式的提取,这种提取就是“摘要”,被“摘要”的数据内容与原数据有密切联系,只要原数据稍有改变,输出的“摘要”便完全不同,因此基于这种原理的算法便能对数据完整性提供较为健全的保障。但是,由于输出的密文是提取原数据经过处理的定长值,所以它已经不能还原为原数据,即消息摘要算法是“不可逆”的,理论上无法通过反向运算取得原数据内容,因此它通常只能被用来做数据完整性验证,而不能作为原数据内容的加密方案使用,否则谁也无法还原。

 


 

国密算法概述 SM1、SM2、SM3、SM4、SM7、SM9、ZUC

 

https://blog.csdn.net/SkyChaserYu/article/details/104039272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商用密码的安全性,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密码标准,包括SM1(SCB2)、SM2、SM3、SM4、SM7、SM9、祖冲之密码算法(ZUC)那等等。
 

其中SM1、SM4、SM7、祖冲之密码(ZUC)是对称算法;SM2、SM9是非对称算法;SM3是哈希算法。目前,这些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期待有一天会有采用国密算法的区块链应用出现。

其中SM1、SM7算法不公开,调用该算法时,需要通过加密芯片的接口进行调用;比较少人了解这些算法,在这里对这些国密算法做简单的科普

1 SM1对称密码
 SM1 算法是分组密码算法,分组长度为128位,密钥长度都为 128 比特,算法安全保密强度及相关软硬件实现性能与 AES 相当,算法不公开,仅以IP核的形式存在于芯片中。

 采用该算法已经研制了系列芯片、智能IC卡、智能密码钥匙、加密卡、加密机等安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国民经济的各个应用领域(包括国家政务通、警务通等重要领域)。

2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SM2算法就是ECC椭圆曲线密码机制,但在签名、密钥交换方面不同于ECDSA、ECDH等国际标准,而是采取了更为安全的机制。另外,SM2推荐了一条256位的曲线作为标准曲线。
 SM2标准包括总则,数字签名算法,密钥交换协议,公钥加密算法四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的附录详细说明了实现的相关细节及示例。


 SM2算法主要考虑素域Fp和F2m上的椭圆曲线,分别介绍了这两类域的表示,运算,以及域上的椭圆曲线的点的表示,运算和多倍点计算算法。然后介绍了编程语言中的数据转换,包括整数和字节串,字节串和比特串,域元素和比特串,域元素和整数,点和字节串之间的数据转换规则。


详细说明了有限域上椭圆曲线的参数生成以及验证,椭圆曲线的参数包括有限域的选取,椭圆曲线方程参数,椭圆曲线群基点的选取等,并给出了选取的标准以便于验证。最后给椭圆曲线上密钥对的生成以及公钥的验证,用户的密钥对为(s,sP),其中s为用户的私钥,sP为用户的公钥,由于离散对数问题从sP难以得到s,并针对素域和二元扩域给出了密钥对生成细节和验证方式。总则中的知识也适用于SM9算法。


在总则的基础上给出了数字签名算法(包括数字签名生成算法和验证算法),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公钥加密算法(包括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并在每个部分给出了算法描述,算法流程和相关示例。
数字签名算法,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公钥加密算法都使用了国家密管理局批准的SM3密码杂凑算法和随机数发生器。数字签名算法,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公钥加密算法根据总则来选取有限域和椭圆曲线,并生成密钥对。
SM2算法在很多方面都优于RSA算法(RSA发展得早应用普遍,SM2领先也很自然),与RSA安全性对比如下图

 

3 SM3杂凑算法
 
SM3密码杂凑(哈希、散列)算法给出了杂凑函数算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并给出了运算示例。此算法适用于商用密码应用中的数字签名和验证,消息认证码的生成与验证以及随机数的生成,可满足多种密码应用的安全需求。在SM2,SM9标准中使用。

此算法对输入长度小于2的64次方的比特消息,经过填充和迭代压缩,生成长度为256比特的杂凑值,其中使用了异或,模,模加,移位,与,或,非运算,由填充,迭代过程,消息扩展和压缩函数所构成。具体算法及运算示例见SM3标准。

4 SM4对称算法
 
此算法是一个分组算法,用于无线局域网产品。该算法的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加密算法与密钥扩展算法都采用32轮非线性迭代结构。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的结构相同,只是轮密钥的使用顺序相反,解密轮密钥是加密轮密钥的逆序。

此算法采用非线性迭代结构,每次迭代由一个轮函数给出,其中轮函数由一个非线性变换和线性变换复合而成,非线性变换由S盒所给出。其中rki为轮密钥,合成置换T组成轮函数。轮密钥的产生与上图流程类似,由加密密钥作为输入生成,轮函数中的线性变换不同,还有些参数的区别。SM4算法的具体描述和示例见SM4标准。

5 SM7对称密码

SM7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SM7适用于非接触式IC卡,应用包括身份识别类应用(门禁卡、工作证、参赛证),票务类应用(大型赛事门票、展会门票),支付与通卡类应用(积分消费卡、校园一卡通、企业一卡通等)。

6 SM9标识密码算法

为了降低公开密钥系统中密钥和证书管理的复杂性,以色列科学家、RSA算法发明人之一Adi Shamir在1984年提出了标识密码(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的理念。标识密码将用户的标识(如邮件地址、手机号码、QQ号码等)作为公钥,省略了交换数字证书和公钥过程,使得安全系统变得易于部署和管理,非常适合端对端离线安全通讯、云端数据加密、基于属性加密、基于策略加密的各种场合。2008年标识密码算法正式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密算法型号:SM9(商密九号算法),为我国标识密码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M9算法不需要申请数字证书,适用于互联网应用的各种新兴应用的安全保障。如基于云技术的密码服务、电子邮件安全、智能终端保护、物联网安全、云存储安全等等。这些安全应用可采用手机号码或邮件地址作为公钥,实现数据加密、身份认证、通话加密、通道加密等安全应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部署的特点,从而开启了普及密码算法的大门。

7 ZUC祖冲之算法

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是中国自主研究的流密码算法,是运用于移动通信4G网络中的国际标准密码算法,该算法包括祖冲之算法(ZUC)、加密算法(128-EEA3)和完整性算法(128-EIA3)三个部分。目前已有对ZUC算法的优化实现,有专门针对128-EEA3和128-EIA3的硬件实现与优化。

密码算法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关键。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关键信息往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海量数据中获得,所以每一个人的信息保护都非常重要。


 

1. RSA家族

在数学上,RSA numbers是一系列大的semiprimes(半素数,仅能分解为两个素数因子。)截止到2019年11月,下列表中的20个(总共54个)RSA数值已被成功分解,分别是:RSA-100到RSA-230的16个数,以及从RSA-768、RSA-704、RSA-640以及RSA-240。

2. RSA2048

RSA-2048具有617个十进制数字,共2048bits。是目前最大的RSA数字,有20万美金的悬赏用于对RSA-2048的因式分解。

3. RSA-2048 vs SHA-256 vs AES-256

RSA-2048:为非对称成加密算法,发送方和接收方均各有一组公钥和私钥key。因存在幂运算,其计算速度远远小于AES-256。可用于对小量数据的加密,如用于对密钥key的加密。是密钥交换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公钥进行加密,采用私钥进行解密。

SHA-256:不是加解密算法,是一个安全Hash算法。可用于确认数据的完整性。可称为one way encryption,不存在相应的解密算法。

AES-256:为对称块加密算法,用于消息的加解密。可对大量数据同时进行加解密。计算速度快于RSA。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key。

在文件传输中,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常将RSA-2048、SHA-256和AES-256组合使用:

1) 生成随机AES-256 key;

2)计算文件明文的SHA-256摘要;

3)使用AES-256对文件进行加密;

4)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前置操作:

4.1)用接收方的RSA-2048公钥对AES-256 key进行加密,保证仅有指定的接收方才能恢复相应的AES-256 key;

4.2)SHA-256摘要,接收方可用于判断确认所接收解密的文件是正确的。


SHA 加密算法

算法简介

    SHA安全散列算法SHA (Secure Hash Algorithm,SHA)

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标准FIPS PUB 180,最新的标准已经于2008年更新到FIPS PUB 180-3。其中规定了SHA-1,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这几种单向散列算法。SHA-1,SHA-224和SHA-256适用于长度不超过2^64二进制位的消息。SHA-384和SHA-512适用于长度不超过2^128二进制位的消息。

散列是信息的提炼,通常其长度要比信息小得多,且为一个固定长度。加密性强的散列一定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通过散列结果,无法推出任何部分的原始信息。任何输入信息的变化,哪怕仅一位,都将导致散列结果的明显变化,这称之为雪崩效应。散列还应该是防冲突的,即找不出具有相同散列结果的两条信息。具有这些特性的散列结果就可以用于验证信息是否被修改。

Note:hash即散列

https://blog.csdn.net/zhao_crystal/article/details/93245872

posted @ 2021-08-17 16:07  一只鱼在水杯里  阅读(57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