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理论?

  好久不写了,再不写就忘了。

  关于相对论,量子物理,生命科学,脑科学,哲学统一解释的讨论。
  ①首先,现有的物理理论都是基于人脑的研究,也就是说,所有的规律,都是基于感官基于意识的。然而意识本身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知道了光速是c,知道了光子电子的波粒二象性。这一切,都是人的主观看到的罢了。
  推论1:生命科学比量子物理要更复杂,或者说,生命科学才应该是研究量子物理(即世界规律)的前提。
  ②相对论解释:一个0.99c速度的飞船,他的一天=地球人的一个星期。这是一个已经被间接证明了的事实,而不是假设与猜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光速不变造成的。举个不严谨的例子(不考虑尺缩效应):一个0.9c速度的人和光同时同向出发,地球人看来,10s后光比他才多走了30万km,但那个人的手表显示只过了1s,因为光1s就能比他多走30万km。所以地球人觉得他的时间变慢了。
相对论明显是正确的,但它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能解释光速为什么不变。光速不变,是经过无数人无数实验证明了的,这是一条真理般的存在。但原因是为什么?有人提出这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初设置好的一个常数,然而还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讲的。能否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
  讨论:一个0.99c速度的钟表,和一个普通钟表比,行走时间变慢了。把钟表换成人,0.99c速度的人的意识,会变化吗?也就是说,他是觉得自己的表的1s是1s,还是1s变成了7s呢?
  分析:首先,意识和物质是独立的。Theseus之船悖论,可以从生物学上讨论。今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从物质上(原子水平)来看,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你的意识还是你的意识。换个表述:找到当前组成你的C、H、O、N等原子,按你的身体构造重新组合成一个人,你不会变成两个你。即使他也拥有了和你一样的意识,你依然是你。所以意识和原子水平上的物质是独立的。原因可能是,你的C原子,和他的C原子,是不同的。比如原子中电子的状态。量子力学解释:电子的状态,是无法确定的。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物质,那么物质到底是什么,原子不是物质的基本单元。怎样定义物质,电子、光子是物质吗?是不是有质量的才叫物质?那能量、波、场又是怎样的存在?质量又是什么?
  推论2:人类意识必然与量子有关。我们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叫做物质。物理学上把有质量的东西叫做物质,把没有质量的叫做能量。我们能感受到质量,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如果把一个铁块放在太空中,我们也觉得它是物质,因为我们摸得到。如果人只有视觉没有其他感觉,我们依然觉得铁块是物质,因为我们看得到。所以普通意义上的物质/质量也是意识的产物。
如果人类失去了一切感觉呢?物质又如何定义?
  物理学中把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但还是基于意识的。
  惯性质量: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产生惯性大小的能力;
  引力质量:描述物体产生万有引力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产生引力大小的能力;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其统一,把引力解释为质量的存在导致的时空弯曲的表现。所以不再讨论引力质量,只讨论惯性质量。为什么有万有引力的存在?牛顿认为两个物体都有质量才会相互吸引。而爱因斯坦认为,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会把时空弯曲,引力并不存在。小球之所以下落,是因为地球把周围的时空弯曲了。具体关于广义相对论的问题,另作讨论。
  如果没有意识,物质与波,能否统一?
  先到此为止,上课去了。
                                                                                                  2019-10-29
posted @ 2019-11-29 15:14  阿破  阅读(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