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大,唯物方解
人在享乐时,一定是专心地在享受,心中不会去想其他事情。只有深处苦难与枯燥之中,才会去思考生活,思考生命。当然,一只猫再因食物而苦恼,也做不到,思考是人类的特权。
人天生就是一个唯物论者,马克思否认了维心派,并非因为唯心派的无知导致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恰恰相反,正是他们对世间万物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才产生了唯心主义 一一因为文盲一定是一个唯物论者,他认为一切规律都是理所应当,太阳就应该东升西落,人就应该从出生走向死亡,他永远也不会思考这背后的原因。
除去文盲,一些家庭主妇,一些工人,农民,甚至身家千百万的富翁,他们不是文盲,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活:为了家庭,为了金钱,为了享受,但却不知道自己生从何而来,也不知死后到哪里去,他们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但是知道了这种规律,还是认为,这就是理所应当。
于是解不开这些谜题的人们,再进一步思考,便产生了唯心主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主观映像。
这种想法到底是对是错,不同人结论不同。
文盲说:这太玄乎了,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可能是人想出来的呢!马克思说:世界是可知的,谜题终究是能解开的,人的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意识中出现的事物,即便牛鬼蛇神,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然而,支持者说,甚至我也一度认为唯心主义可能是正确的:同样的时间,睡着之后就是一瞬间的事。正如你出生之前,人类历史已经走过了几千年,而自己的几十年生命有时却觉得无比漫长。
后来,我想,即便唯心主义是对的,但是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去证明,那就老老实实按规律办事,做一个唯物主义者吧。毕竟大多数人的想法,一般都是正常和正确的。
现在,我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这不是马克思告诉我的,而是我自己亲身体会的。
因为,即便现在大多数人是唯物主义者,但依然习惯使用"心理"一词。比如:某人考试没考好,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了,某人吸毒成瘾,是因为心理上对这种刺激产生了依赖。
我很长时间以来,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毛病,的确心理素质差会影响考试发挥。但是现在,我想,既然大多数人抛弃了唯心主义,为什么还有"心理"这一说呢?因为心理素质差导致考砸,因为心理依赖导致吸毒成瘾,是不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说:意识具有能动性。但是"紧张"与"成瘾",并不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并不是人可以控制的,心理素质不是想变好就能变好的,瘾不是说戒就戒的,也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冲突的。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和亲身所见,所有的这一切"心理活动",归根结底是"生理活动",物质决定一切。一位毒瘾患者做了脑部扫描图,发现所谓的心理依赖,是因为大脑产生多巴胺的部位起了一层水泡,这层水泡导致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就必须靠毒品来刺激。心理素质同样如此,纯粹因为肾上腺素过多的分泌,导致心跳的加速。
心理谜题终于解开,没有心理,只有生理。所以,一切的原因都能从物质中找到结果,包括性格,成绩。
2018-11-1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