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未来AI驱动下的ToG行业发展展望

伴随着世界发展,行业动荡加剧,很多ToG的从业者们,受到的冲击比面向大众市场的从业者们更加严峻。

如何面向AI,进行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是当前ToG企业面对的问题,机器人、航空航天,毕竟不是所有企业和客户都能玩的,如何面对利用现有业务,拥抱AI才是,要给客户推广的解决方案。

目前从AI+的技术路线上看,肯定还是国产化主导,但是各个业务厂商如何开发生态呢,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有了方向,RAG+MCP,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佳实践。

十五和十六五,基本上应该是围绕这块来做项目。

具体思路,国产化系统(麒麟、鸿蒙),内嵌系统级国产化大模型LLM(deepseek、other),围绕这个平台,做以下几件事:

1、客户端升级改造适配。(少量应用)

2、服务和数据升级改造适配。(实现MCP协议,达到AI可以调用)

3、业务模型和知识RAG化升级。(LLM应该不会频繁训练,而且涉及ToG和ToJ业务的敏感性也应该不会进行通用训练,应该在通用训练的成果上,使用RAG本地知识库来为LLM扩展业务知识。达到让AI了解业务的目的)

4、围绕系统级LLM结合MCP开发各种高层次应用。(这种应用更多应该是行业交叉、高层次抽象的,应该是十六五时代伴随标准出现。十五应该能做到MCP化就挺给力了。)

 

传统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两种生意:升级现有SDK,MCP化;围绕着LLM做RAG行业知识库,类似于给数据打标签。

做RAG行业知识库的价值会更高,随着数据入表等政策实施,如何对数据再加工,形成AI可识别的知识,是一门科学。当然这种价值需要标准出台和行业认可。

 

最后祝各位好运,加油!

2025年5月6日

posted @ 2025-05-06 17:17  ZN大叔  阅读(4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