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号设计规则
最近公司由于业务的需要,设计生成订单号规则(定制版)。在网上查看了一些资料,在这里总结一些自己的心得。
- 基本需求:正确性、唯一性、安全性、稳定性
 - 高级需求:检索性能、其他性能方面
 - 定制化需求:语义相关、业务相关
 
订单号的生成规则:
- 唯一性(不重复):保证编码id唯一;
 - 安全性:在编码中不要加入任何和公司运营的数据;
 - 易读性:不大规模使用随机码,造成编码位数过长,不建议有字母编码规则,最好是纯数字编码;
 - 可扩展性:便于查询,业务升级等;
 - 防止并发:主要针对编码中有时间的设定,分布式机器的时间不统一。
 
编码规则一般位数控制在10-15位,常见的编码规则:
- 时间戳+业务类型+下单平台+随机码(或自增码,自增码每天可清零)+支付渠道+用户ID(建议);
 - 年月日时分秒+用户ID;
 - 年月日时分秒微秒+随机码(2)+流水号+随机码(3);
 - 利用数据库主键值产生一个自增长的订单号(订单号即数据表的主键)
 - 日期+自增长数字的订单号(比如:2012040110235662)
 - 产生随机的订单号(65865325365966)
 - 字母+数字字符串式,字母有包含特别意义,C02356652
 - Twitter的雪花算法,php第三方扩展库(php-snowflake):https://github.com/zh-ang/php-snowflake(推荐)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