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学习往往是最无效的

       想必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或者现在还处于学生时代。

       在学生时代,大家有没有见过,有的同学非常非常努力,上课听得非常认真,笔记也记录得非常认真,同时各种颜色和标记把书上画得密密麻麻,但是似乎考试成绩并没有那么理想。然而有的同学,几乎也不记笔记,书上甚至几乎都是干干净净的,也不见有多么努力,但是考试成绩就是好。

这是为什么呢?最近看了《认知天性》这本书的一些内容,觉得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里想把我的一些感悟写下来。

        那些没有效果的努力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智力上确实有的同学就是聪明,这一点在数理化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但是在偏重一些记忆的科目上,上述的情况也有很多很多。比如同样记忆一些知识点,背英语单词等,有些同学非常努力地在大声反复背和念,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但有的同学其实就简单看几遍,然后后面就记得很牢。

说这个例子我想表明的一个观点是: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会更持久,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之前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背单词要大声读出来,多读几遍,多拼几遍,手口耳并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反复去看和阅读,并进行一些集中练习。但其实,这些并没有抓住本质,反而可能还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因为这个单词或知识点,我们只是在大声阅读、拼写而已,这种行为其实可以归为一种不花力气的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并没有给大脑带来什么挑战,这种记忆效率往往并不理想,而且就算当时记住了,那也会很快忘记了。

       其实我之前其实也很多时候也用刚才说的模式来学习。比如背单词的时候我就反复拼好多遍、读好多遍,而很少主动去默写,去联想记忆,去做自测等等。所以,大部分时间,我的其实就是反复机械式地向大脑灌输一些强化的信息,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单词和知识点,我当时从 0 到记忆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比较漫长,而且后来绝大多数知识点也都很快忘记了。

      我印象深刻的知识是怎么来的


      但我也回想起来,似乎之前学习过的某些知识点我到现在还记得,而且记得很牢。

      比如我现在就记得几个地理知识点,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等等。

      为什么这几个知识点我记得这么牢呢?因为我当时在记忆这几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妹妹正好来了我家,我就让她给我提问这几个知识点。一开始提问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记录得多么牢,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导致好几个问题答错了,错了之后我就去再记一遍,然后又让我妹妹给我提问。似乎经历了三四轮吧,最后我把所有的问题都答对了,于是后来我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深刻很多。

     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我的大脑经历了反复几次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妹妹跟我提问的过程中,大脑触发了一些主动的思考和联想,然后没有记住的知识点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记忆。经过反复的几次提问,大脑的思考,知识的检索,这几个知识点就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

      所以,耗费心血、对大脑有挑战性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大脑对信息的主动检索,效果也会更好。

      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要进行一些有效的学习,就需要做一些对大脑有挑战性的事情,这里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比如记忆一个知识点或者背单词的时候,反复阅读的效果往往是很差的,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不看书本复述或默写出来,对大脑带来一些挑战,这样记忆一遍会更加深刻,另外让别人给自己提问或者默写也是不错的强化记忆的有效手段。

      比如读一本书,我们自以为是看完了,但其实本质上我们只是经历了一次泛读的过程,当时有个印象,但过段时间就几乎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尝试拿出一张纸或者打卡一个空的思维导图,让大脑把整体的思维脉络、核心内容梳理出来。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我们可能很难一次性完成,但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就把书再打开看看,然后继续默写。多尝试两三次,我们会对整个书本的内容在大脑里面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看了一篇讲座或者学习了一个课,最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手段往往是把读后感或者总结写出来,或者动手跟着做一遍,因为这个过程伴随着非常多的脉络梳理和大脑主动检索内容的过程。有人说,一个内容只看一遍,最后我们往往只能记住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整个内容讲出来,那最后我们几乎能记住绝大部分。我也在做类似的尝试,比如今天我看了《认知天性》这本书的第一章内容,我就尝试把自己的读后感写出来,也就是你正看到的这篇文章,我相信我以后会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比如我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我就尝试把它梳理成自己的一篇文章,在梳理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思考、检索、记忆等各个过程,最后理解也会更加全面和深刻。

       人天性是懒惰的,学习的过程中,大脑跟着一起懒惰,去机械式地学习往往是不可取的。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死板地反复阅读,可以尽量给大脑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尝试默写、复述、思考和梳理等等,让大脑主动去检索和记忆,如果发现想不起来,那我们也知道哪部分内容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是学习和记忆的正确方式。

posted @ 2021-07-22 13:55  Angelasp  阅读(1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