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期末总结—20135227黄晓妍

期末总结

  每周读书笔记

    第二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818978.html

    第三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839577.html

    第四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852328.html

    第五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869061.html

    第六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889991.html

    第七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13212.html

      第八周(期中):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28278.html

    第九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47681.html

    第十一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86761.html

    第十二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5023166.html

    第十三周: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5042671.html

  实验

    实验一 Linux嵌入式开发过程:http://www.cnblogs.com/midori/p/4970272.html

    实验二 固件设计: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66218.html

    实验三 实时系统的移植 :http://www.cnblogs.com/midori/p/5010674.html

    实验四 外设驱动程序设计: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86780.html

    实验五 :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5011355.html

  家庭作业

    http://www.cnblogs.com/angelahxy/p/4915693.html

  实践

    无

  课程的收获与不足

    我第一次搜《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豆瓣最热门的评论评价此 书为“计算机科学的圣经”。到学期的末尾,这本厚厚的书,不管怎么说也被我翻阅  完了。到目前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还是入门的时候。最开始学习shell的命令的时候,想要把每一个出现过的命令都记下来,因为知道这些以后都会使用,这种想法并不  适合内容多,强度大的学习。后来调整了心态,先了解框架,再一步一步地填充,不会的部分先跳过,接着往下学,最后再汇总所有的不懂的部分,自己解决,解决不了  再提问。然而由于很多时候我总是抵着deadline完成任务,往往是每周二晚上满满疑问无处解答,第二天只能再带着疑问去考试。问题还是应该早发现早解决。

    但毫无疑问的是,我现在的学习状态比刚开学做12个实验的那一周好太多了。那个时候效率不高学习起来也很烦躁,我也是学了20多个小时的人之一。学习真的是  一个有趣的过程,学得越认真,基础越扎实,往后效率就越高。特别是遇到以前学得特别起劲的汇编时,想着,计算机的课程的门门相通,这里没有学懂,这笔账就会一  直欠着,以后遇到这个部分又会吃力。所以学习还是要对得起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抄谁的作业,抄谁的考试,我很感谢一直抱着这样想法的自己。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不  足,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不欺骗自己地接着学下去。本书虽然已经看完,但是还有许多没有掌握的地方,本书与汇编,数字电路等学科都有联系,让我对计算机有了更全  全面的了解,受益匪浅。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学习本门课程最熬的前几周,前几周其他课程基本没有作业,前几周一定要每天都写一部分,不然累到最后肯定是写不完的。前几周学习的态度奠定了本学期对这门  课程的学习态度,所以一定要每天都写,前几周都能做到不抄袭,后面的学习肯定没有问题了。

  给老师的建议

    建议老师给学弟学妹前几周减轻一下负担,第一周的作业分成两周写,一周看一章真的是极限了,一章的知识量已经很大,消化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请老师以后再好  好衡量一下学习量。其实这门课和以前的java一样,都是靠自学的课,循序渐进才能我们心理上才能更好接受,本学期初前两周我学习本门课程由于学习量太大都快进入  绝望状态了,希望老师能从我们这一届反馈得到的经验里,好好斟酌定量,好老师也不能用力过猛。老师负责,学生学习自然也会更有效,督促和及时反馈老师都做得很  好,这门课确实是我本学期花心思最多,收获也最多的课程。

   

    

 

    

 

posted @ 2015-12-19 15:53  20135227黄晓妍  阅读(251)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