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这是 Python 的垃圾回收策略。
补充一下。解释器(也就是你说的 Shell)负责跟踪对象的引用计数,垃圾收集器负责释放内存。
如何释放?可以通过销毁对象的引用,使引用计数减少至 0。假设 x = 3,以下情况会使 3 这个整型对象的引用计数减少;
函数运行结束,所有局部变量都被销毁,对象的引用计数也就随之减少。
例如 foo(x) 运行结束,x 被销毁;
当变量被赋值给另一个对象时,原对象的引用计数也会减少。
例如 x = 4,这时候 3 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就减 1 了;使用 del 删除一个变量也会导致对象引用减少。
例如 del x;对象从集合对象中移除。
例如 lst.remove(x);包含对象的集合对象被销毁。
例如 del lst;这些操作都可能使对象变成垃圾回收对象,由垃圾收集器负责收集,当然垃圾收集器也负责处理循环引用对象。
import sys
def counter(start=0):
def addone():
nonlocal start
start += 1
return start
return addone
c1 = counter(0)
c2 = c1
print(c1())
print(c1())
print(c1())
print(c1())
# 查看引用的地址
print(id(c1))
print(id(c2))
# 查看c2地址的引用计数
print("c2地址的引用计数是:%s" % sys.getrefcount(c2))
# 删除一个引用
del c1
# 查看c2地址的引用计数
print("c2地址的引用计数是:%s" % sys.getrefcount(c2))
输出结果:
1
2
3
4
43561712
43561712
c2的引用计数是:3
c2的引用计数是:2
关闭内存回收:
import gc
class ClassA():
def __init__(self):
print('object born,id:%s'%str(id(self)))
def f2():
while True:
c1 = ClassA()
c2 = ClassA()
c1.t = c2
c2.t = c1
del c1
del c2
#python默认是开启垃圾回收的,可以通过下面代码来将其关闭
gc.disable()
f2()
手动回收:
import gc
class ClassA():
def __init__(self):
print('object born,id:%s'%str(id(self)))
def f2():
while True:
c1 = ClassA()
c2 = ClassA()
c1.t = c2
c2.t = c1
del c1
del c2
gc.collect()#手动调用垃圾回收功能,这样在自动垃圾回收被关闭的情况下,也会进行回收
#python默认是开启垃圾回收的,可以通过下面代码来将其关闭
gc.disable()
f2()
或者不关闭,python默认是会回收垃圾的
import gc
class ClassA():
def __init__(self):
print('object born,id:%s' % str(id(self)))
def f2():
while True:
c1 = ClassA()
c2 = ClassA()
c1.t = c2
c2.t = c1
del c1
del c2
f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