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小随笔
1.Bug有两种:一种是缺陷一种是建议(建议性的问题也可以当做Bug 用户体验测试)
2.测试的流程:需求说明书-需求评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准备-测试环境准备-部署测试-Bug修复-UAT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 验收测试)-项目上线
测试计划:测试范围、测试重点、测试时间、人员安排、结束标准、测试风险
测试用例:功能测试、UI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数据测试(就是数据库数据与页面显示的是否一致)
测试环境准备:配置SVN
记录Bug:用禅道记录(禅道对于测试人员来说,就是记录Bug,指派开发人员修复的过程)
3.APP测试需要注意的测试点:安装时间、启用时间、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流量耗用、电池温度、FPS(Frame Per Second)帧每秒
4.QA:关注的是整个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
QC:关注的是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检测产品是否达到标准(软件测试)
5.测试时重点
1)、输入域的输入值:默认值(有效值)、空格、空值(空格和空值测试时比较容易发现Bug,适用于一切输入域)
2)、报表的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一列、最后一列
3)、循环的第一次跟最后一次
6.黑盒测试的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异常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错误推测法:是根据以往的测试经验和对系统内部知识的了解,列出系统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并设计出测试用例(test case),但是该方法只能作为测试用例的补充,不能单独用来设计测试用例,不然会导致测试覆盖不全面。同时,错误推测不是瞎猜,不是没有根据跟目的的猜测,它需要了解系统薄弱的地方和开发人员的盲区,也可以根据以往的缺陷分析报告来分析系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作为推测是依据。

6.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http://www.51testing.com/html/87/n-3720087.html
登录:1)、账号跟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2)、账号跟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3)、账号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4)、密码符合要求,账号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5)、账号或密码为空
6)、数据库中不存在的账号,不存在的密码
7)、数据库存在的账号,错误的密码
8)、数据库中不存在的账号,存在的密码
9)、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10)、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后按【Enter】是否能登录成功
测试登录时一个比较重点的点: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在登录时,需要输入账号跟密码,在密码前输入空格,查看系统反应,一般都不允许输入空格,因为空格就占一位了,比如密码是123,你输入:空格123,密码长度显示为4,所以在登录时验证这个点也是蛮重要的,毕竟安全点)
7.测试用例VS测试场景(不错的文章:https://www.testwo.com/article/124)
我们平时都是习惯写测试用例,但是测试用例时间花费多且写的用例多,现在逐渐被测试场景代替。
(测试清单:数据库测试、GUI测试、功能测试、测试场景)
8.http和https的区别:
(1)http是超长文本传输协议,https是安全超长文本传输协议,2者的主要不同是https更为安全,https是基于http开发的
(2)http的默认端口号是80,https的默认端口号是443
(3)http采用的是明文传输,https是加密SLL传输,https的需要去申请CA证书,从而使用户信任主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