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常用命令
Redis version: 6.0.10
Redis 命令不区分大小写;
#进入安装目录 > cd /usr/local/bin #本地登录 > ./redis-cli
#中文乱码的话,在redis-cli后面加上 --raw
>redis-cli --raw
#远程登录,端口默认6379
>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授权
> auth yourpass
#客户端版本
>redis-cli -v
#服务器版本
>redis-server -v
#查找所有符合给定模式( pattern)的 key
#*:匹配任意个字符
#?:匹配一个任意字符
>keys pattern
#存储类型 > type yourkey
#删除一个或多个key
>del key [key ...]
#序列化给定 key ,并返回被序列化的值。
>dump key
#检查给定 key 是否存在
>exists key
#为给定 key 设置过期时间,以秒计。
>expire key seconds
#EXPIREAT 的作用和 EXPIRE 类似,都用于为 key 设置过期时间。 不同在于 EXPIREAT 命令接受的时间参数是 UNIX 时间戳(unix timestamp)
>expireat key timestamp
#设置 key 的过期时间以毫秒计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设置 key 过期时间的时间戳(unix timestamp) 以毫秒计
>pexpireat key milliseconds-timestamp
#将当前数据库的 key 移动到给定的数据库 db 当中
>move key db
#移除 key 的过期时间,key 将持久保持
>persist key
#以秒为单位,返回给定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当 key 不存在时,返回 -2#当 key 存在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返回 -1#否则,以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key
#以毫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的过期时间
>pttl key
#从当前数据库中随机返回一个 key
>randomkey
#修改 key 的名称
>rename key newkey
#仅当 newkey 不存在时,将 key 改名为 newkey
>renamenx key newkey
#迭代数据库中的数据库键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32Redis有5种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list(列表),set(集合)及zset(sorted set:有序集合)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一、string
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类型,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
string二、hashRedis hash 是一个 string 类型的 field(字段) 和 value(值) 的映射表,hash 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Redis 中每个 hash 可以存储 2
- 1 键值对(40多亿)。32
三、list
Redis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一个列表最多可以包含 2
- 1 个元素 (4294967295, 每个列表超过40亿个元素)。32
四、set
redis中set集合和List集合类似,只不过Set集合不会保存重复的数据元素。Set集合具有如下特点:
单键多值,即:一个key对应多个不重复的value值
set集合会自动排除重复元素
Redis 中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 O(1)。
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五、zset
Redis 有序集合和集合一样也是 string 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 double 类型的分数。redis 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有序集合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
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 O(1)。 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3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