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循环引用会导致“内存泄漏”

首先这个问题对于现代浏览器(IE9+)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出现在IE8的时代了

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个问题来介绍下浏览器的垃圾回收机制:

js是有自己的一套自动垃圾回收机制的,这是大部分高级语言都具备的(除了c语言),然而它的机制是什么呢?

采用过的有2种  标记清除 和  引用计数

先明确一点现代浏览器采用的是标记清除

举个栗子:

function test(){
 var a = 10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var b = 20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
test(); //执行完毕 之后 a、b又被标离开环境,被回收。

是否回收的准则是是否离开环境

而老浏览器采用的是引用计数

举个栗子:

function test(){
 var a = {} ; //a的引用次数为0 
 var b = a ; //a的引用次数加1,为1 
 var c =a; //a的引用次数再加1,为2
 var b ={}; //a的引用次数减1,为1
}
//test执行完后,全部变量会自动定义为undefined
//c = undefined后a的引用次数也变为0了

然而这种机制有个很严重的bug——循环引用

function fn() {
 var a = {};
 var b = {};
 a.pro = b; //a引用次数为1
 b.pro = a;//b引用次数为1
}
//fn调用结束后,a=undefined,b=undefined
//这样并没有使得a和b的引用次数减少
//因为引用a和b的并不是b和a的本身,而是他们的属性
//所以面对这种循环引用的状况,自动回收是没办法把引用次数降到0的
//这个时候要我们手动在结尾那添加a.pro = undefined;b.pro = undefined

 

posted @ 2018-03-15 09:58  张啊咩  阅读(20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