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环境配置
前言
刚开始学习San,对webpack不熟悉,配置San的环境过程有点艰难,难得出来,还是记录下!
过程
首先,在新建项目文件夹下打开命令行,首先安装webpack(注意:文件名要符合命名规则)
npm init -y (若对package.json中的内容进行设置,也可以使用npm init进行初始化)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
npm instal --save-dev webpack-cli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会,在项目文件夹中新建两个文件夹./src和./dist,分别用于存放index.js文件和index.html文件,此时的目录为
--dist ---index.html --src ---index.js --node_modules --package-lock.json --package.json
webpack需要有入口文件,为'./src/index.js'文件,在项目文件中新建该文件夹,有了入口文件,需要将其打包输出
npx webpack ./src/index.js
将src中的index.js文件打包输出,此时dist中会增加一个输出文件main.js,然后需要配置webpack.config.js文件内容,该内容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配置,基本的配置如下: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index.js", //输入文件名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给出输出文件名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dist") //给出输出文件的路径 } }
配置完成后进行打包
npx webpack //(在node为8.0以上的版本使用)
安装完成后在./dist的文件中就生成了一个名为bundle.js的文件,若需要满足需求的具体配置,还进一步配置。
例如,在项目中,由于js和样式会频繁修改,可以使用自动刷新功能帮助实现,安装指令
npm install webpack-dev-server --save-dev
安装后修改package.json中script的内容
“script”: { "start": "webpack-dev-server --mode development", "build": "webpack --mode production" }
webpack --mode development
可以选择以上任意一种方式进行打包,具体的差别参考https://webpack.js.org/concepts/mode/
此外,webpack还支持通过loader引入任何类型的文件
npm install --save-dev style-loader css-loader -g
若需要使用babel-loader转换js代码,还需要安装babel-loader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loader babel-core
若需要配置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html-webpack-plugin --save-dev
然后在webpack.config.js中定义所需要的插件,再去webpack.config.js中增加插件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 // 这部分是原来的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src/index.html' }) ]
将dist中的index.html复制到src中去,并删除原来dist中的所有内容,然后进行打包
npm run build
这样在dist中会重新生成index.html文件和bundle.js文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