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心灵

一、家庭篇

 

  这么多年,每次回老家,妈最惦记的,依然还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好吃的。吃永远的主题,几乎也是爱的唯一表达。哪怕她深受其累。

  我每次回去住的几天时间,每顿饭菜她都准备得太多了,经常会有一半甚至一大半因为吃不完而倒掉。那么辛苦地把它们买回来择洗烹饪,好像就是为了最后把它们倒掉,这或许也是过剩的母爱的表现方式。面对那些被倒进泔水盆的饭菜,我们都会有犯罪感与虚空感。她知道这样会令我们不快,会遭到指责,便在饭桌上奋不顾身地劝菜劝饭。再好的东西一旦成了强制,也会成为梦魇和负担。

  表达对人好,表达爱的方式,首先应该让人舒适,尊重对方的意愿,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强加。但妈一辈子都没学会。她只会以她以为的好的方式对待我们。

  这是内心贫穷的表现,也是认识贫穷的证明。说到底,是我们重视肉体,放大肉体,却轻视精神,缩减精神。有那么无微不至的身体关怀,却缺乏足够和有效的精神关怀与心意相通。

  每次在我临走的前夜,她都会满怀懊丧地说:“哎呦,你这次回来,我本想跟你好好说话的,结果没时间,光顾着做饭了。”

  这样的话,真是让我又灰心又绝望。

  妈妈,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有重量的词语,最贴心最有归属感的词,成了我们竭力挣脱却又无从挣脱的对象。

 

 

  我们无法选择母亲,就像母亲无法选择她的孩子。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被注定的。作为母女,我们甚至无法选择不爱。只有爱与被爱。

  每每我也会自问,一个不能和自己妈妈处好关系的人,还能和谁处好关系?我曾经反感的她身上的种种,现在常常在自己和兄姐身上发现,比如,做事简单粗暴,情绪容易失控,说话中,爱伤人,好抱怨……发现这些着实令人恐慌。

  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心中充盈着爱。那是不管对方怎么样,不管遭遇的世界怎么样,依然能够爱和体恤的能力。

  妈妈,她肯定也是我或多或少的另一面。我不知道经由妈妈,我会变得更柔软还是更冷硬,更美好还是更无力,更积极还是更消沉。但我已经相信,这一切可能并不在于她,而在于我。

  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        

—— 碎碎《无限悲情,无限欢喜》

 

 

二、迷茫

  霍尔顿想要守护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他的妹妹菲比。不管他怎么怀疑这个世界,他的这一愿望都不会改变。正因如此,想要守护别人,这一善念发出光芒,使他自己得到了救赎。那些“无法理解别人,也无法被他人理解”的种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不再是困扰,仅仅只是无解的问题,他不必为此远离尘世、装聋作哑。

                                                        —— 停云《不喜欢任何人,想念每一个人》

 

 

三、善待自己

  她意识到,自己内心一直是那个躺在床上,等待身体复苏的六七岁的小女孩,自卑、敏感、脆弱,需要被呵护,渴望被宠爱。但外在的她不停给内在的自己提要求,要向前走,要活得体面,成为一个让别人看得到的人。

  即使“小女孩”已经多次向她求救,在她直播紧张得手脚冰凉时,在她累得腰酸背痛时,她发出命令:“怕什么,给我上!”“作为她的‘外在父母’,我对她比对谁都残忍。”

  现在,为了活下去,她必须学着关注自己的感受。

                                                  —— 尹海月《一个奔跑者的减速人生》

 

 

四、言论

  一段好的感情是两个人都自带光芒,互相照亮对方,让彼此看到希望,而不是卑微到尘埃,一方一味地去消耗,把对方拉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

                                                    —— 无论友情还是爱情,都应该如此

 

  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是未来的。

                                                     —— 余华《文学或者音乐》

 

  时间会让所有无关紧要的人逐渐模糊,你会意识到任何人对你的评价、定义,都是过眼云烟,没那么重要。 

 

  势均力敌,等价置换。        

—— 成年人社交的潜规则

  谈话八分听,二分说。见面八分点头,二分摇头。交友八分暖,二分冷。待人八分善良,别忘二分锋芒。

        —— 处世“二八定律”

 

 

 

五、爱情篇

  我的初恋,也是我最后一次的恋爱。我所爱恋的人娶了我的妹妹。初恋像云雾在山峰的心上游荡,有无数美丽的幻象。在我初恋的梦幻中,是一个肥皂泡,吹开,涨大,飞去,终于破碎了。以后我没有再恋爱过,因为那美丽的初恋已够我咀嚼一生;它虽没有成功,但确曾使我沉溺在幸福里。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比这更动我心魄的爱情了,那么我今生又有何再求呢?  

                                                   —— 《台北行》

 

 

六、孤独

  陈奕迅曾在歌里怀念:“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我们常常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以为自己遇到了一辈子的灵魂伴侣。

  然而,时间会告诉你,绝大多数人只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他们或许会因为现实的变迁而与你渐行渐远,或许会因为无情的背叛与你反目成仇。

  信任和欺骗的纠缠,意外与不幸的降临,随时都会打碎你的情感寄托

  一旦你将所谓的知己,作为消解孤独的灵药,反而注定永远都无法摆脱孤独和落寞。

  

  真正的灵魂伴侣,其实是你自己。

  ……(具体见「原文」,讲的是牛爱国找别人拿主意的几件事)

  漫长又孤独的旅程,陌生又新鲜的环境,让他变得异常强大和冷静。

  他不再祈求外界指点迷津,而是把所有想说的话,都放在心里反复琢磨了好几遍。

  最终,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下被妻子背叛的痛苦,去找回自己真心喜欢的章楚红。

  生活中,有很多人像牛爱国一样,习惯从他人的语言中寻找力量。

  但这世上,没有睡能帮得了你,你只能在孤处中悟透生活的真相。

  正如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所说:“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一路走来,我们看似呼朋引伴,热闹非凡,却依然时常感到孤独又空虚。

  那是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懂你。

  再亲密的伙伴,也难以真正体会你的所爱所怨;再默契的知己,也无法彻底了解你的所思所想。

  你只有脱下伪装,放下怯弱,学会在喧嚣的世间坚定独行。

  真切地聆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剖析自己的灵魂,才会探索出你想要的答案。

—— (摘自洞见《一句顶一万句》:世上没有永远的灵魂伴侣,你要学会说话给自己)

 

七、友情篇

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有时候,明明结束了一段友情,除了遗憾外,更多的是轻松呢?

我想,会有的,因为有些朋友的存在,并不能让我们感觉到对自己积极的作用,只会觉得给自己增加了一些负担。

有些失去,便是如释重负,有些结束,等于新的开始,有些友情,其实不过是一种错觉。

——(摘自搜狐的「心语树屋《好的友情,是久处不累》」)

 

八、生活感悟

  一个人如果因为精神上感到空虚就去刷手机的话,那么漫无目的地刷手机,会让这个人更加空虚。看小说、看电视剧、看各种视频都无法填充你心里那种空虚,因为你心中有很大的焦虑感,而这焦虑,让你无法安静地享受,无法让你超脱生活。试着去行动起来,行动才是缓解、解决焦虑的解药。

 

  成年后的学习与在工厂里面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按班按点地去上班,不去学习(相当于去厂里工作),又怎么会有知识的收获,而这些收获,其实是在创造潜在的财富。

   厂里的工人不知道比你自律多少倍,就连你自己的妈妈,简直就是自律楷模。

  

   省钱就是在挣钱,挣钱有多难,省钱就有多难。

posted @ 2022-09-25 16:15  算法扫地僧  阅读(2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