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微服务架构已成为企业级应用的主流选择。它不仅提高了应用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还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务。本文将探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发与集成的核心概念、优势和实施策略。

(一)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单一应用程序构建成一系列小型服务的架构模式。每个服务都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如HTTP、消息队列等。这些服务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部署和扩展,从而实现了高度解耦。

(二)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与集成的优势

(1)     灵活性:由于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所以开发人员可以独立地对各个服务进行迭代和优化,大大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

(2)     可扩展性:微服务架构允许针对特定服务进行横向扩展,而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3)     可靠性:如果某个服务出现故障,其他服务仍可以继续运行,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     易于维护:由于各个服务是独立开发的,所以对于某个服务的修改和维护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降低了维护的复杂性。

(三)具体实施的技术架构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发与集成的具体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1)关于网络负载,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开源 Web 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它具有轻量级、高并发、低内存消耗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搭建静态资源服务器、负载均衡、反向代理等场景。客户端发送请求到反向代理服务器,然后反向代理服务器将请求转发到后端的真实服务器上,并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2)网关拦截分发,可以实现鉴权、限流、熔断降级等功能。

鉴权:网关作为微服务入口,需要校验用户是是否有请求资格,如果没有则进行拦截。

限流:当请求流量过高时,在网关中按照下游的微服务能够接受的速度来放行请求,避免服务压力过大。

熔断降级:网关是所有请求的入口,如果部分后端服务延时严重,则可能导致大量请求堆积在网关上,拖垮网关进而瘫痪整个系统。这就需要对响应慢的服务做超时快速失败处理,即熔断。

动态路由:一切请求都必须先经过gateway,但网关不处理业务,而是根据某种规则,把请求转发到某个微服务,这个过程叫做路由。当然路由的目标服务有多个时,还需要做负载均衡。

具体技术实现上可以采用Spring Gateway,它的基本技术架构如下图:

 

 

 

(3)服务注册/配置中心,nacos客户端要连接注册中心,将自己的信息注册到服务列表中,自己的信息包括:application.name、IP、port等。

(4)集成平台、CI/CD、ELK日志监控,集成平台是一种将不同的软件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源集成在一起的技术或工具,例如RabbitMQ、Quartz和HttpClient等。 CI/CD是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CI)和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CD)的简称,有时也包括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CI/CD的核心概念是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

ELK日志监控是一种基于Elasticsearch、Logstash和Kibana三个开源软件的日志监控解决方案。Elasticsearch是一个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用于存储、搜索和分析大量日志数据。它提供了近实时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场景。Logstash是一个强大的数据收集引擎,能够同时从多个来源接收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转换,并将其发送到Elasticsearch等存储库中。Kibana是一个可视化工具,用于在Elasticsearch中创建、查看和探索数据可视化仪表板。

 

 

(5)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是软件架构中的一层,位于应用程序层和数据存储层之间。数据访问层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与数据存储层的交互和访问数据的方法,确保数据能够被正确地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

(6)数据层,数据层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可以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以支持各种应用程序和用户的需求。

(四)最后总结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发与集成已经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重要趋势。通过合理的拆分、有效的管理和持续的优化,我们可以构建出更加高效、可靠和灵活的应用系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然而,实施微服务架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服务的拆分、通信、数据一致性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价值。

posted on 2020-09-02 18:49  开源包容  阅读(15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