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学习总结

2018.12.11 《Java程序设计》第一次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 Fundations : 数据结构。

  • 看完了第二章,学会了用Scanner类声明的对象来调用方法nextXXX:得到用户从键盘输入的数据,XXX代表输入的不同的数据类型。
    其实,这个方法类似C语言中的scan()函数。 连类名都是Scanner.
  • 求余运算的结果的符号与分子同号。
  • 变量的定义:变量是内存中用来保存一个数据值的门牌号(即:位置的名称)。eg:515西,419..这些是变量
  • 引用一个变量就是 使用该“门牌号”这个房子里“住着”的数据的值。
  • “+”运算符:操作数是字符串,则起到连接作用。操作数是数字,则起到运算作用。
  • java默认的浮点数类型是Double.
  • 注意数据转化。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只做了教材的pp2.2,接下来会多去编程的,先熟悉流程。

  • 问题1:错误: 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 问题1解决方案:注意文件夹的名字,包名有没有打错。其实,直接按tab键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名字出错的情况的发生。当然了,这个要路径得对了,按TAB键才能自动帮你补全,要不然是不能补全的。
  • 问题2:错误: 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 问题2解决方案:路径要对。JAVA 的字节码是被放到了src下面的相应文件夹里的,必须得进入那个文件夹才能用java命令来执行相应的字节码文件。或者用java -cp bin/xxxxx/ 字节码文件 来执行,即:加上一个-cp选项,以及字节码所在路径,还有字节码文件。
  • 还学到用 命令 -h 来查看命令的用法,以及各个options的意思。

代码托管

(statistics.sh脚本的运行结果截图)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这次作业主要是用来熟悉整个流程应该是怎样的,估计后面还有一两次作业是熟悉流程,但仅仅只是熟悉的过程就已经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所以会坚持下去的。

对于vim下的编程我现在对自己不强求,毕竟不能让这股学习热情下去,而且也的确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在磨刀上,等日后避不开了再去好好学习vim吧。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0/200 3/3 无统计
第二周 20/500 1/4 无统计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参考:软件工程软件的估计为什么这么难软件工程 估计方法

  • 计划学习时间:无统计

  • 实际学习时间:无统计

  •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

参考资料

posted @ 2018-12-11 22:34  wordl_hello  阅读(15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