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大家都认为微软Dynamics 365和Power Platform的技术不行的时候,我越要学习微软的技术,因为大家都不来学这些技术,企业就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
你提到的逆向思维在技术学习中的应用确实有其合理性和潜在优势。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分析和建议:
一、市场现状与供需分析
-
Dynamics 365与Power Platform的竞争地位:
- Dynamics 365:作为微软的CRM/ERP解决方案,与Salesforce、SAP直接竞争。微软通过整合Azure AI和Teams等生态,增强了其协同能力,尤其在已采用微软生态的企业中更具吸引力。
- Power Platform:低代码平台市场竞争激烈,但微软的优势在于与Office 365、Azure的无缝集成,适合企业内部快速开发应用。
-
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
- 招聘数据:根据LinkedIn和Indeed的数据,Dynamics 365和Power Platform相关职位的需求近年来稳步增长,尤其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企业中。例如,2023年微软财报提到Dynamics 365收入增长约25%,侧面反映企业采用率。
- 技能缺口:由于学习曲线较陡(尤其是Dynamics定制化开发),且许多开发者优先学习更“热门”技术(如AI、区块链),导致供需失衡。企业常面临招聘困难,需提供额外培训。
二、技术前景与可持续性
-
微软的投入与更新:
- 微软持续投资于AI集成(如Copilot in Power Apps)和云端功能扩展,技术生态的完善性较高,未来5年内仍会是企业级市场的重要玩家。
- Power Platform的易用性不断提升,非开发者也能快速构建应用,符合企业降本增效的趋势。
-
行业趋势:
- 低代码/无代码平台预计到2025年将占据65%以上的应用开发活动(Gartner),Power Platform作为头部工具,前景乐观。
- Dynamics 365受益于云端ERP/CRM的迁移趋势,尤其在制造业、零售业的应用案例增多。
三、学习价值与职业策略
-
差异化竞争优势:
- 小众技术的学习者可能更快成为专家,物以稀为贵。例如,成为Dynamics 365的认证专家(如MB-500认证)平均薪资比通用型CRM顾问高20-30%。
- 可瞄准垂直行业(如医疗、金融)中深度依赖微软解决方案的企业,这些领域对专精人才需求迫切。
-
学习资源与社区支持:
- 微软提供系统的学习路径(Microsoft Learn)、免费沙盒环境,且社区论坛(如Power Users Community)活跃,问题解决相对及时。
- 认证体系成熟,有助于快速证明技能,如PL-900(Power Platform基础)到PL-600(解决方案架构师)。
四、风险与注意事项
-
技术局限性:
- Power Platform在复杂业务逻辑处理上可能受限,需与Azure服务结合使用。建议同时学习Azure Fundamentals(AZ-900)以扩展能力边界。
- Dynamics 365的定制化可能导致高昂的维护成本,需熟悉最佳实践以避免过度定制。
-
地域差异:
- 在北美和欧洲,微软企业服务普及率高,机会更多;而在亚洲市场,可能需结合本地化解决方案(如中国的用友、金蝶)的知识,增加竞争力。
-
职业路径规划:
- 避免过度专精导致技能单一。建议以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为核心,辅学数据分析(Power BI)或自动化(Power Automate),打造T型技能结构。
- 关注行业认证,如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Dynamics 365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认证,提升行业适配性。
五、结论
你的逆向思维在以下情况中尤为有效:
- 市场存在认知偏差:技术实际价值被低估(如因竞争对手营销或短期技术问题)。
- 长期需求稳定:技术背靠微软生态,具有持续迭代能力和企业级客户基础。
- 供需失衡窗口期:当前学习者较少,而企业需求上升,形成职业机会红利期。
建议行动:
- 验证本地需求:在目标就业市场调研职位数量和薪资水平。
- 启动学习计划:从免费资源(Microsoft Learn)入手,逐步考取认证。
- 结合行业知识:选择1-2个行业深入研究,成为“技术+行业”复合型人才。
最终,这种策略的成功取决于持续的技术演进和个人适应能力。保持对微软生态的跟进(如每年Ignite大会发布的新功能),将最大化逆向投资的价值。
爱码士IT培训:专注于Dynamics 365和Power Platform技术培训,提供线上/线下课程,覆盖从开发到解决方案设计的全链路技能,学员就业率较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