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在讲述之前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感受一下工厂模式的作用。
```
工厂流水线在生产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类的实现用 new关键字实现,如 new 1()来实现。
如果有一天,我们想用new 2()来实现,那我们只能打开代码,把代码改了,改成new 2()实现。
问题在于,我们的应用都是web开发,都是部署到服务器上的,如果每次修改都需要改源码的话,
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每次在用的时候都会重新编译,重新部署,重新启动服务器,这显然不是
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我们把new关键字给屏蔽了,而是使用工厂为我们去生产一个sqlsession对象,
这样就解决了类之间的依赖关系。
```
而我们常说的工厂模式其实细分为三类,即: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下面我们通过概念以及例子理解下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
专门定义一个类用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举一个例子:
郝某人喜欢吃面条(emm……可能是假的,就当真喜欢吃面吧!)
那么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接口。(注意此处的接口是广义的,即可以是类也可以是接口),此处我们用接口。(面向接口编程好一点嘛)好的,进入正题!定义一个面条接口。诺,如下。
```java public interface INoodles { void desc(); } ```
接着干啥呢?当然是定义一些面条接口的具体实现类了呀!兰州拉面、老坛酸菜泡面、武汉热干面?这几种面还可以吧!可以可以还是可以的吧。来。我们看代码。
```java /* 兰州拉面呀 */ public class Lzlm implements INoodles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c() { System.out.println("兰州拉面,当然兰州才卖有。哈哈,开个玩笑。"); } } ``` ```java /* 泡面呀 */ public class PaoNoodles implements INoodles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c() { System.out.println("泡面当然不可少了呀,但是要少吃呀……"); } } ``` ```java /* 武汉热干面 */ public class WuhanNoodles implements INoodles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c() { System.out.println("正义也需会晚到,但武汉热干面绝不缺席。呀,嘴瓢了。"); } } ```
具体产品做完了,接下来我们做点什么呢?来,我们去“郝氏面馆”(简单工厂类)看看都有什么饭吧。
```java /* 面馆(简单工厂类) */ public class HaoSyFactory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D_LZLM = 1;//兰州拉面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D_PM = 2;//泡面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D_WHRGM = 3;//武汉热干面 public static INoodles createNoodles(int ID) { switch (ID) { case ID_LZLM: return new Lzlm(); case ID_PM: return new PaoNoodles(); case ID_WHRGM: default: return new WuhanNoodles(); } } } ```
呼,别急,我们测试一下,简单工厂就完结撒花了呀。
```java /* 测试测试呀(简单工厂模式)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oodles noodles= HaoSyFactory.createNoodles(HaoSyFactory.ID_WHRGM); noodles.desc(); } } ```
贴一张结果哇。

总结一下呀:
简单工厂:
**特点**
它是一个具体的类,非接口 抽象类。有一个重要的create()方法,利用if或者 switch创建产品并返回。
create()方法通常是静态的,所以也称之为静态工厂。
**缺点**
扩展性差(我想增加一种面条,除了新增一个面条产品类,还需要修改工厂类方法)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额外参数的时候 不支持。
俗话说嘛,你不完美,那就有比你厉害完美点的呀。接下来我们看下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概念:**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觉得实例化哪一个类,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作用:**
可以一定程度上**解耦**,消费者和产品实现类隔离开,只依赖产品接口(抽象产品),产品实现类如何改动与消费者完全无关。
可以一定程度增加扩展性,若增加一个产品实现,只需要实现产品接口,修改工厂创建产品的方法,消费者可以无感知(若消费者不关心具体产品是什么的情况)。
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代码的封装性、可读性。清楚的代码结构,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少的代码量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
等等。
另外,**抽象工厂才是实际意义的工厂模式**,工厂方法只是抽象工厂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
**适用场景:**
消费者不关心它所要创建对象的类(产品类)的时候。
消费者知道它所要创建对象的类(产品类),但不关心如何创建的时候。
等等。
例如:hibernate里通过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通过代理方式生成ws客户端时,通过工厂构建报文中格式化数据的对象。
**模式要素**
提供一个产品类的接口。产品类均要实现这个接口(也可以是abstract类,即抽象产品)。
提供一个工厂类的接口。工厂类均要实现这个接口(即抽象工厂)。
由工厂实现类创建产品类的实例。工厂实现类应有一个方法,用来实例化产品类。
概念终于过去了,来来来,我们看例子呀。
先定义一个工厂接口呀。
```java /* 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模式) */ public interface IMyMessageFactory { IMyMessage createMessage(String messageType); } ```
然后,我们实现这个接口哇。
```java /* 工厂实现类 */ public class MyMessageFactory implements IMyMessage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MyMessage createMessage(String messageType) { IMyMessage myMessage; Map<String, Object> messageParam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 根据某些条件去选择究竟创建哪一个具体的实现对象,条件可以传入的,也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取。 // sms if ("SMS".equals(messageType)) { myMessage = new MyMessageSms(); messageParam.put("PHONENUM", "123456789"); } else // OA待办 if ("OA".equals(messageType)) { myMessage = new MyMessageOaTodo(); messageParam.put("OAUSERNAME", "testUser"); } else // email if ("EMAIL".equals(messageType)) { myMessage = new MyMessageEmail(); messageParam.put("EMAIL", "test@test.com"); } else // 默认生产email这个产品 { myMessage = new MyMessageEmail(); messageParam.put("EMAIL", "test@test.com"); } myMessage.setMessageParam(messageParam); return myMessage; } } ```
工厂有了,我们定义一下产品呀,先定义产品接口。
```java /* 产品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IMyMessage { Map<String, Object> getMessageParam(); void setMessageParam(Map<String, Object> messageParam); void sendMesage() throws Exception;// 发送通知/消息 } ```
然后,我们定义几个产品的实现类呀。
一口气定义3个好不好,好的好的啊。
```java public class MyAbstractMessage implements IMyMessage { private Map<String, Object> messageParam;// 这里可以理解为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库。最好是个自定义的对象,这里为了不引起误解使用Map。 @Override public Map<String, Object> getMessageParam() { return messageParam;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MessageParam(Map<String, Object> messageParam) { this.messageParam = messageParam;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ndMesage() throws Exception { } } ```
上面是实现了接口,我们下面3个产品用继承类的方式来展示展示。
```java public class MyMessageEmail extends MyAbstractMessage{ @Override public void sendMesage() throws 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 (null == getMessageParam() || null == getMessageParam().get("EMAIL") || "".equals(getMessageParam().get("EMAIL"))) { throw new Exception("发送短信,需要传入EMAIL参数");// 为了简单起见异常也不自定义了 }// 另外邮件内容,以及其他各种协议参数等等都要处理 System.out.println("我是邮件,发送通知给" + getMessageParam().get("EMAIL")); } } ``` ```java public class MyMessageOaTodo extends MyAbstract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ndMesage() throws 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 (null == getMessageParam() || null == getMessageParam().get("OAUSERNAME") || "".equals(getMessageParam().get("OAUSERNAME"))) { throw new Exception("发送OA待办,需要传入OAUSERNAME参数");// 为了简单起见异常也不自定义了 }// 这里的参数需求就比较多了不一一处理了 System.out .println("我是OA待办,发送通知给" + getMessageParam().get("OAUSERNAME")); } } ``` ```java public class MyMessageSms extends MyAbstract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ndMesage() throws 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 (null == getMessageParam() || null == getMessageParam().get("PHONENUM") || "".equals(getMessageParam().get("PHONENUM"))) { throw new Exception("发送短信,需要传入PHONENUM参数");// 为了简单起见异常也不自定义了 }// 另外短信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协议参数等等都要处理 System.out.println("我是短信,发送通知给" + getMessageParam().get("PHONENUM")); } } ```
快,再定义一个测试类,工厂方法模式就完结撒花了哦。
```java public class MyFactoryMethod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yMessageFactory myMessageFactory = new MyMessageFactory(); IMyMessage myMessage; // 对于这个消费者来说,不用知道如何生产message这个产品,耦合度降低 try { // 先来一个短信通知 myMessage = myMessageFactory.createMessage("SMS"); myMessage.sendMesage(); // 来一个oa待办 myMessage = myMessageFactory.createMessage("OA"); myMessage.sendMesage(); // 来一个邮件通知 myMessage = myMessageFactory.createMessage("EMAIL"); myMessage.sendMesag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呼,可真是复杂,来看下运行结果把。
快,再有一个抽象工厂模式(真正的工厂模式)我们就GET到它了哇。
**抽象工厂模式**
概念: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者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他们具体的类。
抽象模式我们暴力一点哦,直接上全部代码。你看。
```java interface IProduct1 { public void show(); } interface IProduct2 { public void show(); } class Product1 implements IProduct1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这是1型产品"); } } class Product2 implements IProduct2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这是2型产品"); } } interface IFactory { public IProduct1 createProduct1(); public IProduct2 createProduct2(); } class 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public IProduct1 createProduct1() { return new Product1(); } public IProduct2 createProduct2() { return new Product2();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Factory factory = new Factory(); factory.createProduct1().show(); factory.createProduct2().show(); } } ```
其实简单的看一下就可以看明白。
下面我们说下抽象工厂的优缺点啊。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点**
抽象工厂模式除了具有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类的内部对产品族进行约束。所谓的产品族,一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抽象工厂模式就可以在类内部对产品族的关联关系进行定义和描述,而不必专门引入一个新的类来进行管理。
**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
产品族的扩展将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假如产品族中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产品,则几乎所有的工厂类都需要进行修改。所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时,对产品等级结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场景**
当需要创建的对象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依赖的产品族时,便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一个继承体系中,如果存在着多个等级结构(即存在着多个抽象类),并且分属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或者约束,就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假如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不存在关联或约束,则使用多个独立的工厂来对产品进行创建,则更合适一点。
呀,上面3段话,是别出摘录的,其实说的简单一点,利用工厂模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解耦呀。对的,**在使用工厂模式时,只需要关心降低耦合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就OK。**
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的核心区别:
工厂方法模式利用继承,抽象工厂模式利用组合
工厂方法模式产生一个对象,抽象工厂模式产生一族对象
工厂方法模式利用子类创造对象,抽象工厂模式利用接口的实现创造对象
终于码完了,所以,小伙伴,今天你Get到工厂模式了吗?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