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和SKU
目录
背景和价值
在用友ERP系统中,物料(Material)和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单元)是供应链和库存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但其定义和边界存在差异。以下是两者的概念、关联与边界解析:
1. 物料(Material)
定义
- 广义概念:物料是系统中所有可管理物品的统称,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虚拟物料(如服务)、耗材等。
- 管理维度:在
物料档案中集中定义,包含基础属性(编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等)和业务属性(采购、销售、库存规则等)。
关键特征
- 唯一标识:通过
物料编码唯一标识,贯穿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 - 通用性:同一物料可被多个组织、业务场景复用(如跨组织调拨)。
- 主数据管理:在
基础档案中维护,支持多组织、多分类(如物料分类、商品分类)。
2. SKU(库存单元)
定义
- 业务场景:SKU是物料的 具体实例化,代表某一物料在特定属性组合下的最小库存管理单元。
- 生成规则:通过
特征选配或SKU属性(如颜色、尺寸、包装规格)动态生成,例如:物料编码:MAT-001(T恤) SKU编码:MAT-001-RED-L(红色-L码)
关键特征
- 精细化库存管理:同一物料的不同SKU需独立记录库存数量、货位、批次等。
- 动态生成:通过
物料模板+特征组合自动派生,无需手动创建SKU档案。 - 业务驱动:常用于零售、电商等需要多维度属性管理的场景。
3. 物料与SKU的边界
| 维度 | 物料(Material) | SKU |
|---|---|---|
| 管理范围 | 通用属性(如名称、基本单位、分类) | 具体实例属性(如颜色、尺寸、批次) |
| 编码规则 | 唯一编码,不依赖属性 | 基于物料编码 + 特征属性组合生成 |
| 业务场景 | 采购、生产、BOM(物料清单) | 销售订单、库存管理、物流发运 |
| 系统配置 | 通过 物料档案 维护 |
通过 特征选配 或 SKU属性 动态生成 |
| 数据量级 | 相对较少(一类物品一个编码) | 可能极多(同一物料的不同变体) |
4. 用友ERP中的实现逻辑
物料与SKU的关联
-
主从关系
- 物料是主数据,SKU是其子数据(通过特征属性扩展)。
- 示例:
物料:手机(编码:PH-001) SKU:PH-001-BLACK-128G(黑色-128G) SKU:PH-001-WHITE-256G(白色-256G)
-
特征选配功能
- 在
物料属性中定义特征(如颜色、尺寸),通过特征组合自动生成SKU。 - 路径:
物料档案 → 特征管理 → 特征选配。
- 在
-
库存管理分离
- 物料级管理:采购订单、生产工单。
- SKU级管理:库存批次、销售订单行项目。
5. 典型使用场景
物料级操作
- 采购:按物料发起采购申请(如采购“手机”1000台,不区分颜色)。
- 生产:BOM中定义物料需求(如生产一台手机需“屏幕”1个、“电池”1个)。
SKU级操作
- 销售:电商平台按SKU销售(客户选择“黑色-128G”手机)。
- 库存:仓库按SKU管理库存(“白色-256G”库存不足时触发补货)。
- 物流:按SKU分拣发货(订单中不同SKU需独立包装)。
6. 配置建议
-
明确业务需求
- 是否需要多维度库存管理(如颜色、尺寸)?
- 是否需要动态生成SKU编码?
-
特征属性设计
- 在
物料模板中预定义特征(如颜色、规格),避免后期扩展困难。
- 在
-
编码规则
- 物料编码:简洁通用(如
MAT-001)。 - SKU编码:包含特征标识(如
MAT-001-RED-L)。
- 物料编码:简洁通用(如
总结
在用友ERP中:
- 物料是基础管理单元,用于贯穿供应链主流程;
- SKU是精细化库存单元,用于满足多属性业务场景。
两者的边界在于 是否依赖特征属性实现实例化,实际应用中需通过 特征选配 和 编码规则 明确关联关系。
采购为什么按物料管理?
(1) 供应商协作效率
供应商通常按 大类物料 报价和供货(如采购1000台“手机”),而非具体颜色或配置。
合同签订、批量议价、交货周期等均以物料为单元。
(2) 生产与库存灵活性
采购物料后,可在入库时通过 特征选配 生成SKU(如将1000台“手机”拆分为不同颜色/配置的SKU)。
案例:
采购物料“手机”(编码 PH-001)1000台 → 入库时按特征(颜色、内存)生成 PH-001-RED-128G、PH-001-BLACK-256G 等SKU。
(3) 成本与计划简化
采购成本核算通常以物料为单元(如单台手机采购价¥2000),无需细分到SKU。
物料级需求计划(MRP)更高效,避免因SKU过多导致计划复杂度爆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