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概述

一、Java面向对象学习的三条主线:(第4-6章) 1.Java类及类的成员: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内部类

2.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抽象性)

3.其它关键字:this、super、static、final、abstract、interface、package、import等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人把大象装进冰箱”

1.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

① 把冰箱门打开
② 抬起大象,塞进冰箱
③ 把冰箱门关闭
2.面向对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三、面向对象的两个要素:

类: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个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

设计类,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类中方法的声明和使用
方法:描述类应该具有的功能。

比如:

Math类:sqrt()\random() ...

Scanner类:nextXxx() ...

Arrays类:sort() \ binarySearch() \ toString() \ equals() \ ...

1.举例: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public String getName(){}
public String getNation(String nation){}
2.方法的声明: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方法体 }

注意:static、final、abstract 来修饰的方法,后面再讲。

3.说明:

3.1 关于权限修饰符:默认方法的权限修饰符先都使用public

Java规定的4种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封装性再细说

3.2 返回值类型: 有返回值 vs 没有返回值

3.2.1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则必须在方法声明时,指定返回值的类型。同时,方法中,需要使用return关键字来返回指定类型的变量或常量:“return 数据”。如果方法没有返回值,则方法声明时,使用void来表示。通常,没有返回值的方法中,就不需要使用return.但是,如果使用的话,只能“return;”表示结束此方法的意思。

3.2.2 我们定义方法该不该有返回值?

① 题目要求

② 凭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 方法名:属于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规则和规范,“见名知意”

3.4 形参列表: 方法可以声明0个,1个,或多个形参。

3.4.1 格式:数据类型1 形参1,数据类型2 形参2,...

3.4.2 我们定义方法时,该不该定义形参?

① 题目要求

② 凭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5 方法体:方法功能的体现。

4.return关键字的使用:

4.1使用范围:使用在方法体中

4.2.作用:① 结束方法 ② 针对于有返回值类型的方法,使用"return 数据"方法返回所要的数据。

4.3.注意点:return关键字后面不可以声明执行语句。

5.方法的使用中,可以调用当前类的属性或方法

特殊的:方法A中又调用了方法A:递归方法。

方法中,不可以定义方法。

类中属性的使用
属性(成员变量) vs 局部变量

1.相同点:

1.1 定义变量的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值

1.2 先声明,后使用

1.3 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作用域

2.不同点:

2.1 在类中声明的位置的不同

属性:直接定义在类的一对{}内

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内、方法形参、代码块内、构造器形参、构造器内部的变量

2.2 关于权限修饰符的不同

属性:可以在声明属性时,指明其权限,使用权限修饰符。

常用的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封装性

局部变量:不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

2.3 默认初始化值的情况:

属性:类的属性,根据其类型,都有默认初始化值。

整型(byte、short、int、long):0

浮点型(float、double):0.0

字符型(char):0 (或'\u0000')

布尔型(boolean):false

引用数据类型(类、数组、接口):null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

意味着,我们在调用局部变量之前,一定要显式赋值。

特别地:形参在调用时,我们赋值即可。

2.4 在内存中加载的位置:

属性:加载到堆空间中 (非static)

局部变量:加载到栈空间

类的其他说明
一、设计类,其实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属性 = 成员变量 = field = 域、字段

方法 = 成员方法 = 函数 = method

创建类的对象 = 类的实例化 = 实例化类

二、类和对象的使用(面向对象思想落地的实现):

1.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1.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class Person{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 1;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睡觉");
}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说话,使用的是:" + language);
}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 1;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睡觉");
}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说话,使用的是:" + language);
}
}

2.创建类的对象

3.通过“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调用对象的结构

三、如果创建了一个类的多个对象,则每个对象都独立的拥有一套类的属性。(非static的)意味着:如果我们修改一个对象的属性a,则不影响另外一个对象属性a的值。

四、对象的内存解析

posted @ 2022-04-19 14:58  93丶Fss  阅读(7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