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C1 - 2.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法的渊源释义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成文法)为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
宪法(根本大法)
法律(全国人大、人大常委)
基本法律、非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
国际条约与协定
法律责任释义
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
法律责任的种类与特征
违宪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四种类型。
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因违法《宪法》而应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通常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法规和规章。
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刑事法律责任
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是法律责任中性质最为严重、制裁最为严厉的一种。
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不仅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为刑事惩罚,即责任主体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使用或者附加使用驱逐出境。
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指公民或法人因侵权、违约或者基于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包括: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特点
主体: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
对象: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性质:属于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的种类
- 申诫罚
警告:书面形式实施的告诫和谴责。教育性质。
通报批评:即制裁、教育违法者,又可以广泛的教育他人。 - 财产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 资格罚
暂扣许可证、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 行为罚
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针对公民)。 - 人身罚
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最少1日,不超过20日。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责令停止施工、责令期限改正、限制投标
行政处罚的程序
简易程序: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违法案件。
普通程序:一般违法案件实施处罚的基本程序。必须经过立案调查、行政处罚前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等法定程序。这种程序手续相对严格、完整,适用广泛。
听证程序: 普通程序的一环,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做出之前,违法案件调查承办人员和当事人双方均参加的,由行政机关专门人员主持听取当事人申辩、质证和意见,进一步核实证据和查清事实,以保证出力结果合法、公正的一种程序。
其他
